夕阳

共道夕阳好,晚来晴更宜。

才明半湾水,已上最高枝。

雨脚逐云去,虹头饮涧迟。

人情知易厌,不肯驻多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夕阳》,作者是清代诗人焦循。诗中描绘了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的美景。"共道夕阳好,晚来晴更宜",表达了人们对夕阳美景的一致赞美,认为傍晚的晴空下夕阳更为宜人。接着,"才明半湾水,已上最高枝",通过描绘夕阳映照在水面和树梢的景象,展现了夕阳的光芒四射和动态美。

"雨脚逐云去,虹头饮涧迟",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雨滴和彩虹与夕阳联系起来,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彩虹的出现,仿佛在涧边慢慢品尝夕阳的余晖。最后两句"人情知易厌,不肯驻多时",借景抒怀,暗示人们虽然欣赏夕阳的美丽,但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人们不愿停留,流露出淡淡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对夕阳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时光流转、美好易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9)

焦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湖村

湖村足栖止,两岁觉秋清。

霜肃叶还绿,吟高鸟不惊。

竞心缘病息,衰发逐秋生。

只愿亲身健,年荒亦太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买菊

重阳风雨遍扬州,买得秋花又一秋。

说是傲霜吾不信,朝来篱下总垂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赠渔父

烟水菰芦一钓横,偶然相遇说平生。

姓名本未传人世,不用逢人变姓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游亭林宝云寺访顾侍郎读书堆洗研池遗迹并读赵承旨宝云寺碑

异代名蓝杂市廛,宝云遗额到今传。

读书堆上草成带,洗砚池边苔作钱。

千载空留华表语,一碑犹识至元镌。

从容野衲凭相问,触忤愁心为破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