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杂咏十首(其四)

旧岁寒冬恶,霏霏土雨迷。

门荒悬马革,草净绝牛蹄。

列帐烟光惨,空营月色低。

县官捐粟帛,岁晚得扶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京城的一片萧瑟景象。首句“旧岁寒冬恶”,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冬季的严寒与恶劣,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霏霏土雨迷”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雾蒙蒙、视线模糊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冷与压抑。

“门荒悬马革,草净绝牛蹄”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荒废的门户与干净的草地并置,马革与牛蹄的缺失暗示了人烟稀少、生活凋敝的现状,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深度。

“列帐烟光惨,空营月色低”则通过“惨”和“低”两个字,形象地描绘出帐篷在烟雾中显得格外凄惨,而月亮也似乎因为这悲凉的氛围而显得低垂,营造了一种压抑而又哀伤的氛围。

最后,“县官捐粟帛,岁晚得扶携”两句,笔锋一转,描述了官员们在年末时捐赠粮食布匹的情景,虽是出于无奈之举,但也体现了在艰难时期人们之间尚存的温情与互助精神,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暖色。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冬日京城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微妙捕捉,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充满寒冷与孤独感,又不失温暖与希望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上京杂咏十首(其五)

上国饶为客,天凉眼倍青。

白鱼沙际网,黄鼠草间翎。

芍药围红斗,摩姑缀玉钉。

渐知尘骨换,振佩接青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上京杂咏十首(其六)

天锡清凉国,晴霞绽雪峰。

月低疑堕兔,云近得攀龙。

宝鉴颁水彻,筠笼赐果封。

白头貂帽客,为我话深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上京杂咏十首(其七)

驼鼓村村应,传更趣进程。

草肥凉露白,树薄晓风清。

帐殿横金屋,毡房簇锦城。

属车流水度,细点侍臣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上京杂咏十首(其八)

伏日琼林宴,名王总内朝。

帽尖花压翠,衣角锦围貂。

炙熟牛酥芼,醅深马乳浇。

《柘枝》旋舞急,宛转称纤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