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不爱浮花,元只爱、松筠高节。

归去好、草堂风雨,对床心切。

东鲁云山多秀丽,西溪泉石尤香洁。

待英灵、重入梦中来,分明说。今古异,行藏别。

身易退,腰难折。信叫阍非勇,闭门非怯。

玉斧已修明月就,瑶琴何必朱弦绝。

试回看、前日利名心,红炉雪。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翻译

他不喜好表面繁华,只钟情于松竹的高洁品格。
回归田园生活最好,草堂风雨中,期待与你共度时光,心情急切。
东方的鲁地山水秀美,西方的溪流山石尤其清雅。
等待你的灵魂再次进入我的梦境,清晰地告诉我,古今世事变迁,人生道路不同。
虽然身体可以退出,但意志坚定,这不是懦弱,而是选择闭门自守。
即使没有华丽的装饰,只要心中有明月,瑶琴无需再弹奏激昂的曲调。
回头看看过去的功名之心,如今如同红炉中的冰雪消融。

注释

浮花:表面的繁华。
元:只。
松筠高节:松竹的高尚节操。
归去:回归。
心切:心情急切。
东鲁云山:东方鲁地的山水。
西溪泉石:西方溪流山石。
英灵:灵魂。
分明说:清晰地说。
身易退:身体可以退出。
腰难折:意志坚定。
玉斧:比喻明月。
瑶琴:瑶制的琴。
前日利名心:过去的功名之心。
红炉雪:比喻功名心的消亡。

鉴赏

这首元代王旭的《满江红》以松筠高节为象征,表达了词人对于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不爱浮花,元只爱、松筠高节”直接表明了词人的心志,对世俗繁华无动于衷,唯独欣赏松竹般的坚韧与高洁。

“归去好、草堂风雨,对床心切”描绘了词人渴望回归田园,与知心好友共度风雨的温馨画面,流露出深深的情感寄托。“东鲁云山多秀丽,西溪泉石尤香洁”则赞美了自然景色的优美,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待英灵、重入梦中来,分明说”暗示词人期待着与理想中的贤者在梦中相遇,交流思想,表达出对高尚人格的仰慕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下半部分,“今古异,行藏别”揭示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认识,认为个人的进退应与世俗不同。“身易退,腰难折”表达了词人即使身处困境,也不会轻易屈服的决心。“信叫阍非勇,闭门非怯”进一步阐述了词人的处世态度,既非因恐惧而逃避,也非因勇气而抗争,而是出于内心的坚持。

结尾“玉斧已修明月就,瑶琴何必朱弦绝”运用典故,表达词人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即使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也要保持精神上的高洁。“试回看、前日利名心,红炉雪”以红炉中的冰雪比喻过去的功名之心,如今已如过眼云烟,回归了纯净的内心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词人超脱世俗、坚守品格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4)

王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其中诗九卷,文七卷。与王构、王磐相比,处境最不好,诗文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情绪,《古风三十首》集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元书》卷五八

  • 字:景初
  • 籍贯:东平(今属山东)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次李公敏梨花韵

客里光阴,又逢禁烟寒食节。

花外鸟、唤人沽酒,一声清切。

风雨空惊云锦乱,尘埃不到冰肌洁。

对芳华、一片惜春心,谁边说。难便与,东君别。

更莫把,繁英折。恨山香舞罢,玉鸾飞怯。

休道梅花同梦好,黄昏只解供愁绝。

洗妆来、应笑老书生,头如雪。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鹊桥仙.寿刘运使

乾坤清气,山川英秀,钟作人间豪杰。

年年欢庆九秋时,看开到、尧蓂一叶。

高明器宇,经纶手段,尽办得、功名事业。

待调元受了庙堂宣,更受到、长生仙牒。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喜春来

多情去后香留枕,好梦回时冷透衾,闷愁山重海来深。

独自寝,夜雨百年心。

形式: 词牌: 喜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