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三首(其一)

满径蓬蒿,四壁萧条,车骑谁来。

讶瀛洲太史,退朝偶过,应门稚子,启户惊猜。

佩隐金鱼,马嘶玉勒,为问高生奚往哉。

长安市,向故人索米,古寺寻梅。

情深久坐茆斋,把破卷残书手自开。

笑疏狂风味,室无长物,羁栖景况,席已生埃。

微雪初晴,轻寒向晚,未忍留题凤字回。

归时候,感嗣宗青眼,频顾吾侪。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沁园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满径蓬蒿,四壁萧条”便奠定了全词的基调,蓬蒿满径,四壁空荡,营造出一种荒凉与寂寥的氛围。接着,“车骑谁来”一句,似乎在询问来访者,引出下文对来访者的猜测和好奇。

“讶瀛洲太史,退朝偶过”,诗人以退朝的太史作为来访者,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应门稚子的惊讶与好奇,以及主人的惊喜与疑惑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佩隐金鱼、马嘶玉勒的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场景,也暗示了来访者的身份与地位。

“为问高生奚往哉”一句,将话题转向了对高士的探寻,表达了对高士行踪的好奇与关切。长安市中,向故人索米、古寺寻梅的情节,既体现了人物间的深厚情谊,也暗含着对生活的无奈与追求。

“情深久坐茆斋,把破卷残书手自开”,这一段描述了主人公在简陋的茅斋中,独自翻阅破旧书籍的情景,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淡泊态度。笑疏狂风味,室无长物,席已生埃,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简朴与人物性格的洒脱。

“微雪初晴,轻寒向晚,未忍留题凤字回”,在微雪初晴、轻寒向晚的时刻,主人公不忍留下题字,可能是因为对来访者的尊重,也可能是因为对当前情境的感慨。归时候,感嗣宗青眼,频顾吾侪,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与怀念,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沁园春》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以及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词作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04)

高士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三首(其二)

问讯东郊,尺五城阴,名园乍开。

甚药栏绕处,未移湘竹,花源寻后,不数江梅。

一种风流,先春占了,社酒旗边红杏媒。

丝丝里,见亭亭楼榭,曲曲池台。

此中肯放徘徊,便随意逍遥石径苔。

看拖条筇杖,玉阶催去,穿双笱屐,瑶圃才回。

多少骚人,孙弘座上,吟尽江豪吐凤才。

飞绵好,待夔龙携手,捲过尘埃。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三首(其三)

如此长条,几度看他,缭云绾烟。

向平皋婀娜,半藏绣祺,回廊窈窕,斜嵌雕栏。

染得鹅黄,蘸些鸭绿,最爱惺忪澹沲天。

横塘外,听春游系马,嘶遍华鞯。

还思步屧悠然,须记取红桥雁齿边。

正轩窗四面,安排笔格,堤沙一道,检点芸编。

退食黄扉,从容花底,又见林梢月影鲜。

追随处,胜东山丝竹,谢传当年。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望江南五首(其一)

归去好,竹暗小堂东。

积润乍过梅子寸,醒松又起稻苗风。花放晚林红。

尘梦断,心与海鸥同。

短袂竹冠乔木下,窄衫草屦秘流中。人事不相通。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望江南五首(其二)

堪忆处,墙绕院西楼。

红树窗前花斗锦,碧天帘外月如钩。时序总悠悠。

销减了,少小旧风流。

午摘珠兰才被浴,晚开茉莉更梳头。同坐看牵牛。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