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士会兄入南屏山访大恒让山两和尚遂宿让公山舫并读前后诸集同用东坡上巳出游韵索恒公和

走来一路曼陀雨,打包直入南山坞。

高颧长鬣两诗僧,对面横讥杂嘲侮。

笑看居士衣上花,漫说阇黎斋散午。

让公让我山舫眠,天亲兄弟到尔汝。

赵州茶熟芋火残,鸾漂凤泊风窗舞。

省却伊雅欸乃声,曾无绣被焚香苦。

卧游坐穴一榻云,蘧蘧便作蘧庐主。

无台明镜涵髻螺,不费金钱看眉妩。

可信三生慧业人,亦复清虚亦尘土。

平生不读寒山诗,何意踏破蔬荀圃。

身不及胆凝于神,羚羊角上卓锡所。

笔尖香界众相呈,蛇神牛鬼时花女。

讵独支远已赞休,昌黎老子头亦俯。

不到圣处吾未能,餔糟更借香厨煮。

此心未必如石顽,尚增逢僧作软语。

肯将文字缚戒禅,莫负湖光彻天宇。

儒臞禅悦同儿嬉,弥勒龛中腹为鼓。

结社便呼小辋川,维摩不言已心许。

连朝巢饮木不颠,几夜风行坎无阻。

不管长鲸与寸莛,急课晨钟来报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王汝璧的诗描绘了一次与友人同游南屏山,拜访两位和尚——大恒让山,他们在让公的山舫中过夜,品茗阅读,交流诗文。诗人以轻松愉快的笔调,展现了与僧侣间的友情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诗中提到的“曼陀雨”、“南山坞”、“茶熟芋火”等意象,营造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环境。诗人与朋友互相戏谑,又赞美了对方的才情,如“笑看居士衣上花”、“笔尖香界众相呈”。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佛教禅理的理解,强调文字与禅法的关系,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如“儒臞禅悦”、“湖光彻天宇”。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8)

王汝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客平昌两次皆苦霖雨拨闷成什

暗雨过亭午,羁愁连夜分。

龙钟千个竹,狼藉一山云。

冷磷依檠动,奇鸧逼枕闻。

晓看旧巾角,又是瘴霾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平昌县滞雨感怀时士会兄归蜀璧将返槜李

一片浮云暗路歧,忽成西笑忽东悲。

差池别燕难为语,三匝慈乌更有枝。

游子忍能题远志,春风不管怨将离。

怀归何处归犹客,一种深情各自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邀子田过守陂饮即送归兴化

役役劳此生,梦寐积尘坱。

兀对多遐思,何缘得欣赏。

淮南乐托人,岁费屐几两。

每同社燕来,旋与残春往。

絷彼江上舟,稍就林屋爽。

主人方据梧,跫然一拊掌。

颜色似老苍,风骨更嵻崀。

深谈移夕阴,古意澹相饷。

老藤垂晚花,新篁发疏响。

昔年醉歌处,月影自惝恍。

散聚一转移,今昔足俯仰。

忽焉感晨星,孤思落双桨。

月斜情已驰,酒酲意殊惘。

掺手话后期,低头费深想。

形式: 古风

和昌黎短镫檠歌

短檠何短秋夜长,夜分兀兀凝青光。

缘阶射砌候虫发,欲灺不灺生秋凉。

桁上无衣盎无粟,有镫著壁花照床。

床头太息读书客,不信谋生竟无策。

推书起视天宇苍,案户明河大星白。

后之视今今视前,繁忧轣辘安得眠。

长檠长檠胡自恣,照耀空花乱春翠。

仙人烛树吹作烟,区区长檠何足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