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集法源寺送龙知县汝霖试用山西兼赠郭编修嵩焘尹御史耕云郭新从大沽防营入奏兵状与尹言夷务故有是赠

朝作白头吟,夕代东武讴。

西风一夜起秋色,满堂宾客增离忧。

送君西行太行道,滹沱连云没秋草。

人生富贵须少年,倏忽穷愁至将老。

京华来往十四春,布衣疏食家仍贫。

只言白璧报知己,惟见黄金赐近臣。

一旦繁华人事改,百道鲸波喷沧海。

匣中宝剑三四鸣,万户侯封不相待。

坐中有客奏兵机,绝国萧条无是非。

空开西域蒲桃酒,且尽墙东鹦鹉杯。

持杯却问霜台客,祇恐中兴有遗失。

致君尧舜公等知,七疏书成万人惜。

卑官落拓更可怜,嗟君欲去知君贤。

莫辞便作折腰吏,何时得种公家田。

从来形势称三辅,太原雄关任腰膂。

借问年年汾水秋,即今谁作并州虎。

此别东西各自悲,古寺钟鸣来客稀。

惟有鸣蝉聒人意,夜来啁哳在高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王闿运在清末时期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以酒集法源寺为背景,送别龙知县汝霖,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秋夜宴饮的场景,寓含了对友人仕途升迁的祝福和对社会变迁的忧虑。

"朝作白头吟,夕代东武讴",以早晨的白头吟和傍晚的歌声,象征友人即将开始的新职务,也暗示岁月匆匆。"西风一夜起秋色,满堂宾客增离忧",秋风起,景色凄凉,宾客间的离别之愁油然而生。

"送君西行太行道,滹沱连云没秋草",描绘出友人西行的壮丽景色,同时也隐含着前途未卜的担忧。"人生富贵须少年,倏忽穷愁至将老",强调珍惜青春,提醒友人要把握机会。

"京华来往十四春,布衣疏食家仍贫",回顾友人在京城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的同情。"一旦繁华人事改,百道鲸波喷沧海",预示着世事易变,暗指政治风云的变幻。

"匣中宝剑三四鸣,万户侯封不相待",以宝剑自喻,表达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但也流露出对功名不保的无奈。"坐中有客奏兵机,绝国萧条无是非",暗示边疆局势紧张,议论纷纷。

"空开西域蒲桃酒,且尽墙东鹦鹉杯",借酒浇愁,暂忘时事纷扰。"持杯却问霜台客,祇恐中兴有遗失",担忧国家复兴过程中可能的遗漏。

最后四句,诗人对友人的未来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在官场有所作为,同时不忘本心,关注民生。全诗情感深沉,既有离别的感伤,又有对友人的激励和对时局的忧虑,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112)

王闿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 字:壬秋
  • 号:湘绮
  •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 生卒年:kǎi)运(1833—1916

相关古诗词

自京赴济南途中秋兴(其一)

南苑依依柳,犹能送客骖。

微生天意惜,孤影别愁堪。

晓月供憔悴,征鸿度两三。

浅黄深碧外,只是忆湘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自京赴济南途中秋兴(其二)

十二桥边树,枯薪尚有根。

西风乱芦叶,孤月出关门。

跸道悲龙过,寒塘独鸟喧。

先皇全盛日,生晚共谁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自京赴济南途中秋兴(其三)

马色渡河秋,萧萧向德州。

江淮今罢运,冯李昔潜谋。

久重平原守,闲看鬲水流。

羁愁不成梦,那更听齐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自京赴济南途中秋兴(其四)

驻马官桥侧,邮程数再经。

河流荡日白,山色背天青。

晚麦疲民种,荒田积水腥。

应怜风土变,休喜似湘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