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深林摵摵分行响,浅葑茸茸叠浪痕。
春雪满山人起晚,数声低叫唤篱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山林景象。"深林摵摵分行响",通过"摵摵"的声音,形象地展现了深林中落叶或风吹过枝叶的沙沙声,如同行者的脚步声,显得宁静而有序。"浅葑茸茸叠浪痕",将浅水中的葑草比喻为层层叠叠的波浪痕迹,生动地刻画了水面的动态美。
进入春天,山间春雪未消,诗人描述了"春雪满山"的景象,暗示了冬去春来的季节转换,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洁白与静寂。"人起晚"三字,透露出诗人独自在山中欣赏这美景,直到天色渐晚才起身离去。最后,"数声低叫唤篱门"以动物的叫声收尾,可能是鸟儿或是其他小动物,它们的呼唤声打破了寂静,也给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和亲切感。
总的来说,这首《呦呦》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在此时此景中的闲适心情,展现出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不详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俗外多将云作装,花前惟以醉为乡。
瑶华伸玩情何极,高绝犹如登百常。
千兵款户迂红旆,四壁留题拂紫苔。
他日北山传故事,愿将猿鹤比云来。
岑寂衡门题凤处,岭云庭树似无依。
湖滨伫立应相望,一信樵风晚未归。
骚人新遗畔牢词,隐几微吟愧所知。
几欲樽前论款密,可能林下访栖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