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其七)作兴学校》由明代诗人祁顺所作,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与赞美。诗中以“道民在教化,学校为之基”开篇,强调了教育对于民众道德修养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接着,“人心具理义,无间夏与夷”表达了教育不分地域、种族,能够传播真理与正义的理念。
“圣朝广文治,都宪司纲维”则赞扬了当朝政府广泛推行文化政策,都宪作为关键角色,维护并推动了这一政策的实施。通过“作兴得良法,士类忻逢时”,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良好的教育政策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士人阶层对此感到欣喜,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最后,“古来庶富教,孔氏有成规”总结了自古以来,教育对于国家富强、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孔子的教育理念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准则。整首诗不仅歌颂了教育的价值,也表达了对当时政府教育政策的肯定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