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词拟徐陵用今体次东坡旧韵.秋

画图展尽潇湘绿,窈窕新词写啼竹。

薄衾笑拂又经年,已报莎鸡入重屋。

渐施帘幕作深扃,时看明河步广庭。

旋索罗衣防露下,隔墙闻叫侍儿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景象与情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中的自然与人的感受。

首句“画图展尽潇湘绿”,以“潇湘”象征江南水乡的美景,通过“展尽绿”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满眼翠绿的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片充满诗意的山水之中。

“窈窕新词写啼竹”,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用“窈窕”形容词句的婉转,与“啼竹”相结合,既表现了竹林在秋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也暗示了秋天的哀愁与寂寥。

“薄衾笑拂又经年”,通过“薄衾”和“笑拂”这两个细节,展现了一种看似轻松实则蕴含着岁月流转、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的“又经年”强调了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已报莎鸡入重屋”,莎鸡是秋天的一种昆虫,其叫声预示着秋意的加深。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也暗含了对时间推移的敏感感知。

“渐施帘幕作深扃”,随着秋天的到来,人们开始加装帘幕,以抵御逐渐变冷的天气,营造出一种封闭而温暖的室内环境,同时也暗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心理变化。

“时看明河步广庭”,“明河”指的是银河,这一句描绘了人们在夜晚散步的情景,通过“广庭”与“明河”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旋索罗衣防露下”,秋天的露水开始增多,人们开始寻找合适的衣物来防寒,这一细节体现了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生活的智慧。

“隔墙闻叫侍儿声”,最后通过听到侍女的声音,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人物的存在,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季的自然景观与人们的情感体验,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细节,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美感与思考。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四时词拟徐陵用今体次东坡旧韵.冬

休愿车轮生四角,莫向金樽嫌酒薄。

门外风号雁阵低,拥衾同看残灯落。

辘轳敲冻惊栖鸦,睡红笑引燕脂霞。

未拟雕笼问鹦鹉,先投宿酒敌霜花。

形式: 古风

次韵东城所画郭功甫家壁竹木怪石诗

大枝凭陵力争出,小干萦纡穿瘦石。

一杯未釂笔已濡,此理分明来面壁。

我尝傍观不见画,只见佛祖遭呵骂。

人知见画不见人,纷纷岂是知公者。

汗流几案惨无光,忽然到眼如锋铓。

急将两耳掩双手,河海振动电电吼。

形式: 古风

答吴子友见寄昔与子友同书局以此韵往来人各十二篇今子友仍用元韵遂复次之各十三篇矣

忆昔榱题杂梁栋,怀璧握珠容抱瓮。

大宛天马本不羁,擪耳辕驹援就控。

捞虾摸蟹力易尽,搏虎擒蛟杀方痛。

君时正射晁董策,直把黄金变铅汞。

顾我衰迟特相子,许我过比仪韶凤。

回头已数六端午,几向梦中自占梦。

迩来欲述陷肤语,岂谓书词情愈重。

琅琅楚虞奏未缺,杳杳燕鸿目频送。

壮君已赴宣室召,老来未弃蟭螟动。

诗成新月半侵帘,更听楼头角初弄。

形式: 古风

答成都侍其纯父用其韵

鹿头关下花深处,竹马曾寻綵衣路。

虽知梨栗是生涯,人道风烟如鄠杜。

四十年来若断桥,问津无计冷潇潇。

一闻此语心先醉,似向江边笋自烧。

羡君材器森诸有,宝带垂腰今一叟。

未说常开坛上旗,且须再遣云中守。

从来别驾不谋身,欲作蛾眉会里人。

本是文殊亲接引,定应见处必逢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