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李叔谊莲峰书院

高原陆地无莲花,此峰刻画天与状。

李君下构三千楹,读书月明调悲壮。

向来濂溪卜庐山,莲花峰下溪之源。

半山争墩未苦贤,掘地何处无流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李叔谊所建的莲峰书院的壮观景象和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以“高原陆地无莲花,此峰刻画天与状”开篇,巧妙地将莲花峰与莲花相对比,强调了莲花峰的独特与不凡。接着,“李君下构三千楹,读书月明调悲壮”两句,赞美了李叔谊的才智与勤奋,他建造了三千楹的书院,夜晚在明亮的月光下读书,情感激昂,充满壮志。

“向来濂溪卜庐山,莲花峰下溪之源”则引出了历史人物周敦颐(濂溪先生)与庐山的关联,暗示了莲峰书院与濂溪先生精神的传承,以及它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最后,“半山争墩未苦贤,掘地何处无流泉”表达了对书院环境的赞赏,即使在半山腰,也可见贤者云集;而地下无论何处,都有清泉涌出,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源源不绝。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莲峰书院的宏伟气势、文化氛围以及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同时也寄托了对李叔谊及其书院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399)

萧立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还李世修槐阴书院稽古堂诗轴

稽古堂中书作种,儿孙班被文章宏。

平园诚斋老词伯,至今□□□□□。

□□读书饱秋月,木钻石磐有时彻。

不见王家种树时,儿子二郎如玉雪。

形式: 古风

送周竹友红椒

交枝积翠铓钻镞,薰风一根万仓粟。

炎云蒸作丹砂红,黑瞳欲堕秋玲珑。

楚人论香不论味,风流仅足侪兰蕙。

长秋宫壁垩未墁,一粒蠙珠未为贵。

野人摘赠持满筐,吐霞喷雾回晶光。

我生食藉岂识此,藜羹糁苋填饥肠。

练囊离□撑欲破,益味养神公所课。

他年填用调羹手,请佐盐梅供五和。

形式: 古风

钟乳粉送赵簿

知君肺气如少陵,十年鬓发秋风生。

九韶山前石钟乳,坐致不得心峥嵘。

玲珑鹅管截玉肪,黄金铛里然枯桑。

连明更仆百万杵,朔风捲海凝朝霜。

清诗浊酒桥亭别,此日身心等瓜葛。

为君一涴书院胸,要看笔尾生长虹。

形式: 古风

题陈广文苏山小草

学诗学仙将无同,昔闻此语求志翁。

远孙青春文字工,九仙城里鞭游龙。

三年朗吟洞天白,湖光一区开醉墨。

向来雪壁涴髯秦,未许斜阳今德色。

短韵急雨鸣瓦沟,大障沙场鼙鼓秋。

苏君欲语道未得,山鬼叫啸江灵愁。

请君急与枣木刻,空明下有蜿蜒宅。

升天倘要□朝词,夜半风雷留不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