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康公挽词三首(其三)

师旷闻弦日,相如作赋年。

虽惭众人后,贪值主文贤。

北道初闻召,南江正远迁。

平生阙亲近,遗恨属新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韩康公挽词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通过“师旷闻弦日,相如作赋年”两句,巧妙地将历史上的两位文学大家与韩康公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韩康公才华的赞誉。接着,“虽惭众人后,贪值主文贤”两句,既谦逊地表示自己在众多贤士之后,又表达了对韩康公作为文坛领袖的敬仰之情。

“北道初闻召,南江正远迁”描绘了韩康公被召回朝廷与被迫远离官场的两种不同境遇,体现了他人生的起伏和复杂情感。“平生阙亲近,遗恨属新阡”则表达了对韩康公一生未能得到足够亲近与理解的遗憾,以及对其逝世后的哀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韩康公生平的回顾和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试制举人呈同舍诸公二首(其二)

早岁同科止六人,中年零落半埃尘。

却将旧学收新进,几误今生是后身。

肮脏别都遗老骥,沉埋秘府愧潜鳞。

怜君尚胜刘蕡在,白首诸侯呼上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周思道朝议归守汉州三绝(其二)

梓汉东西甲乙州,同时父子两诸侯。

它年我作西归计,兄弟还能得此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周思道朝议归守汉州三绝(其三)

酒压郫筒忆旧酤,花传丘老出新图。

此行真胜成都尹,直为房公百顷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归守梓潼兼简吕元钧三绝(其二)

十年符竹守吾州,故吏相逢嘲土牛。

毋谓徐公不堪用,诸人自与世沉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