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嵩废寺

寺废久无钟,禅关掩万峰。

空廊惟卧虎,弃钵不归龙。

墙塌埋残碣,苔深翳古松。

倘非樵子引,那识往来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废已久的寺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破败与静谧的景象。首句“寺废久无钟”便点明了主题,暗示了寺庙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接着,“禅关掩万峰”一句,以山峰的壮丽反衬出寺庙的孤独与隐匿,仿佛寺庙隐藏在群山之中,与世隔绝。

“空廊惟卧虎,弃钵不归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虎和龙置于空荡的走廊中,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喻了寺庙的荒凉与无人问津。虎与龙,本是传说中的神兽,此处却成了被遗忘的存在,进一步强化了寺庙的衰败之感。

“墙塌埋残碣,苔深翳古松”则通过自然界的变迁,如倒塌的墙壁、长满青苔的石碑和被苔藓覆盖的老松树,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侵蚀,这些细节无不透露出寺庙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

最后,“倘非樵子引,那识往来踪”一句,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往僧侣生活痕迹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现代人对这一历史遗迹的发现与探寻,强调了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以及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嵩废寺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与时间对人类建筑的影响,还蕴含了对历史、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暮送周乔卿

忽惊春已去,况复送君归。

别意有如此,前途花正飞。

蝉声风外急,山色雨中微。

后夜看明月,相思独掩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林宗大之玉田

飞花满驿亭,送子出郊坰。

马影云边见,蝉声雨后听。

沙看两岸白,山到五峰青。

试向中宵望,何人是客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陈道育下第归玉融

怜汝复弃置,归寻海上山。

相逢俱落魄,何以破愁颜。

古渡春流外,孤城瘴雾间。

离心当此夜,空对白云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赠隐者

东郊称大隐,耕凿古风存。

水竹开三径,桃花自一村。

閒心馀白发,生事寄青尊。

爱尔幽栖处,依稀似鹿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