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怀

客居已经年,入春转多病。

杯酒亦成痰,脔肉火旋盛。

书册时一亲,怔忡不能竟。

终日颓然闲,脉脉有所呈。

果尔便长休,顺宁须自证。

遐想宣尼言,朝闻良足□。

嗟我优游夫,何由可入圣。

本原在独知,工夫须主敬。

深渊与薄冰,存心以养性。

一息若成虚,罔生非真命。

愿言易箦时,吾求得其正。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外居住多年,春天来临身体更差。
饮酒也成了病,切肉烧火忙不迭。
偶尔翻阅书籍,心神不宁无法读完。
整天无所事事,内心深沉似有诉说。
若真如此就长眠,顺其自然需自证。
遥想孔子之言,早听教诲足够明智。
哀叹我这悠闲人,如何能成为圣贤。
根本在于自我认知,修行关键在于敬畏。
如履薄冰与深渊,存心修养性情。
一旦气息消散,虚假并非真实命运。
临终之际,但愿我能找到正道。

注释

客居:长期在外居住。
入春:春天来临。
转:更加。
痰:这里指疾病。
脔肉:切好的肉。
怔忡:心神不定。
颓然:萎靡不振的样子。
脉脉:含蓄深沉。
长休:长久休息,指死亡。
顺宁:顺应安宁。
遐想:远思,回想。
宣尼:孔子的别称。
朝闻:早晨听到,比喻及时学习。
优游:悠闲自在。
圣:圣人。
本原:根本,源头。
工夫:修炼功夫。
存心:用心,存养。
罔生:虚度人生。
易箦:更换卧具,指临终时刻。
得其正:得到正确的道路或态度。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身患疾病的苦恼之情。开篇便道出“客居已经年”,显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家乡的思念。而“入春转多病”则是环境变化加重了身体的不适,春天本应万物复苏,但诗人却感到体弱多病。

接下来,“杯酒亦成痰,脔肉火旋盛”描绘了饮酒也无法驱寒,反而使痰湿之症加剧,内心的烦躁与身体的不适交织在一起。书册虽然时常翻阅,但“怔忡不能竟”显示了诗人因病而无法专心阅读。

“终日颓然闲,脉脉有所呈”则是对日常生活状态的描述,诗人整日无所事事,只能感受到身体不适带来的种种症状。接着,“果尔便长休,顺宁须自证”表达了放下一切,顺其自然,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遐想宣尼言,朝闻良足□”中,诗人似乎在思念古代的圣贤之言,并希望能够听到治愈病痛的良策。但是,“嗟我优游夫,何由可入圣”表达了诗人的自嘲和对自己无法达到圣贤境界的无奈。

“本原在独知,工夫须主敬”则是在提醒自己要反观内心,认真修炼。紧接着,“深渊与薄冰,存心以养性”是告诉自己要像走在薄冰上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持心性。

“一息若成虚,罔生非真命”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对真实命运的追问。而最后,“愿言易箦时,吾求得其正”则是诗人希望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时候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这首诗通过对身体不适、内心烦躁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49)

王以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洛下别张见室

洛阳千古地,人文盛复微。

图书开洪荒,定鼎颂衮衣。

中兴程伯仲,宗盟今有归。

嵩山万里阔,鸟兮任高飞。

师友荒巳久,不见所问津。

岂畏一日长,而急不于仁。

执鞭有所求,孰与所求真。

世路险且长,勉之在终身。

形式: 古风

同赵仁寰登郡城(其一)

早春此日共登城,橐水秦云野草生。

悬磬那堪人力尽,晓棠曙色兆升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东屯庄监秤六言三首(其三)

割尽黄云万顷,舂成玉粒千仓。

出甑香粳满舍,压糟新酒盈堈。

田家惭愧时熟,官赋催徵可偿。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东屯庄监秤六言三首(其一)

读书不执笺注,治生奚用丰财。

诗吟一首两首,酒饮三杯五杯。

石田茅屋无恙,不与乱生苍苔。

形式: 六言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