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词《杨次思博士挽词》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表达了对逝者杨次思博士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以“有志吞戎虏”开篇,赞颂了杨博士的雄心壮志与报国之志,暗示其曾为国家的安宁与和平奋斗过。接着,“成书达帝庭”则赞扬了他在学问上的成就,以及将知识贡献给朝廷的高尚品德。
“长江倾学术”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杨博士学术如长江般浩瀚无垠,影响深远。而“短炬速年龄”则感叹其生命虽短暂,却如同火炬般照亮了历史的长河,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
“玉树埋蒿壤,泉台掩夜扃”两句,通过对比生与死的景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痛。玉树象征着杨博士的才华与成就,蒿壤则代表了死亡的荒凉之地;泉台与夜扃则是对另一个世界的描绘,暗示杨博士已离开人世,进入永恒的宁静之中。
最后,“功勋何可问,不得上丹青”表达了对杨博士无法用传统方式记录其功勋的遗憾,同时也强调了其功绩与精神将永存于后人心中,不需借助外在的画像或碑文来纪念。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其卓越贡献的肯定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