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寺寄顿关主

野鸟啼残山寂寂,菩提叶落雨纷纷。

门临海国烟城晚,僧卧江门古寺云。

懒骨未堪人似我,孤怀聊得我怜君。

相期万壑千峰外,长啸一声白日昏。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首联“野鸟啼残山寂寂,菩提叶落雨纷纷”以鸟鸣与落叶渲染出一种空灵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山的寂静与雨的纷飞交织成一幅动与静、生与死的对比画面,引人深思。

颔联“门临海国烟城晚,僧卧江门古寺云”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视线从山林转向更为辽阔的海国与古老的寺庙,晚霞中的烟城与云中的古寺构成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暗示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懒骨未堪人似我,孤怀聊得我怜君”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我认同,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流露出一种对同类的理解与同情,同时也暗示了对自身独特性格的接纳与欣赏。

尾联“相期万壑千峰外,长啸一声白日昏”以宏大的愿景收束全诗,预示着诗人与理想中的知音在遥远的山水间相遇,通过一次激昂的长啸,似乎能够撼动天地,展现出诗人对自由、理想和超越世俗束缚的渴望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与心灵美的双重追求。

收录诗词(100)

释今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侯商丘以僧服奉母榇还中州

孤臣九死恋慈帏,负骨还能万里归。

部曲萧条空战鼓,蛮方羁旅一僧衣。

蝉寒日暮棹声远,雁过钟残客影稀。

君到汴河秋渐冷,只应长掩故园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万长老之越

飘残红叶乱溪滨,多病翻怜作客人。

野鹤从来无可似,孤筇到处不忧贫。

天空雁断心同远,月晓梅初影自亲。

君去但寻沃州买,迟予共卧浙江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达此上人

闻君到处有烟霞,吴越江山暂作家。

秋色再逢瓜步晓,月明几向洞庭赊。

寒随雁影过天末,梦逐潮声到海涯。

我亦因人聊寄此,北风微雨日初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春日送阿公往朱厓

共怜芳草绿空阶,为爱溪山动远怀。

孤锡已曾跨紫塞,片帆今又到朱厓。

暂于此日无多事,留向他年话亦佳。

早晚若逢虬髯辈,与他摩顶侍空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