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川篇为太医邢先生题

在佛说法时,药王为导师。

太乙操莲叶,下救人阽危。

儒用久寂寞,其功或明医。

邢子利涉才,托迹在黄岐。

朝饮苏橘井,夕饮长桑池。

江阴十万家,家家春风吹。

馀波来惠吴,起我北堂慈。

傅楫吾所难,清泌可乐饥。

彼哉问津人,愧汝济川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为太医邢先生所作的《济川篇》,表达了对邢先生医术高超、普济众生的敬仰与赞美。首句“在佛说法时,药王为导师”以佛教中的药师佛比喻邢先生,暗示他如同医圣般救死扶伤。接着,“太乙操莲叶,下救人阽危”形象地描绘了邢先生如药王手持莲花,救治处于危险中的人们。

“儒用久寂寞,其功或明医”暗指儒家之道在当时显得冷落,但邢先生的医术却能发挥显著的救世作用。邢子(邢先生)的才华被赞誉为“利涉才”,他在黄岐之地行医,早晚饮用苏橘井和长桑池的水,象征着他的医术纯净且疗效显著。

“江阴十万家,家家春风吹”形容邢先生的医德如春风般温暖,惠及江阴众多家庭。他的善举还影响到了吴地,带给了诗人及更多人福祉。“起我北堂慈”表达诗人内心的感激,邢先生的医术使他家充满慈爱。

最后两句“傅楫吾所难,清泌可乐饥”意为邢先生的医术难以言表其价值,他的治疗犹如甘泉,能解人饥饿般的疾苦。诗人感叹自己难以用言语表达对邢先生的敬佩,而邢先生的医术则如同济川之舟,帮助人们渡过难关。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赞扬了邢先生的医术、仁心和影响力,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医者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华婿水部病起赴官

卫郎别我去,玉立秋风前。

自无膏肓疾,不待彦辅痊。

观潮壮起色,策马蓟门烟。

金掌出层霄,零露正纤圆。

乞取芙蓉杯,归寿蓬莱仙。

大江饶白云,南望更依然。

我期临邛令,春江候楼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沈九畴还四明

曩时四明客,倜傥能文章。

挥毫写秋色,眼底天茫茫。

家多渥洼种,白眉矜最良。

今朝逢阮咸,果胜步兵狂。

咳唾出珠玑,半落奚锦囊。

抗手别我去,孤帆渡钱塘。

倘成郊居赋,须寄王中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有上人者号景峰意为念其师也乃至作图日寓目毋乃执有乎为成数语聊以示规

若不破名相,此图空在卷。

譬如阿闪国,一现不再现。

若破名相尽,无见无无见。

百亿须弥峰,峰峰入师眼。

余本峰中人,焉能睹峰面。

倘师为竖拂,翛然已忘辨。

形式: 古风

寄题张伯子兑园

春至三河阴,百卉皆悦怿。

主人何为者,席花读周易。

毋为閟其口,相与成丽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