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词

黑牯力衰行每迟,白犊奔突饮清池。

东冈西陇随力去,牛饥只向草多处。

深山牧牛岁月长,系牛小树今枯桑。

牛食牛眠适牛意,闲来敲石作儿戏。

太平牧牛有馀乐,不用将书挂牛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牧牛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田园牧歌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牧童与牛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牧童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首句“黑牯力衰行每迟”描绘了老牛因年迈力衰而行动缓慢的情景,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和生命的轮回。接着,“白犊奔突饮清池”则以对比手法,展现出年轻牛犊的活力与自由,它们在清澈的池塘边尽情奔跑、饮水,充满生机与活力。

“东冈西陇随力去,牛饥只向草多处”描述了牛群在广阔的田野间自由觅食的场景,它们根据自己的力量选择方向,当感到饥饿时,便会前往草木茂盛的地方寻找食物,展现了牛群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深山牧牛岁月长,系牛小树今枯桑”则将视角转向深山中的牧牛生活,强调了牧童与牛之间长期共处的关系,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环境的变化。

“牛食牛眠适牛意,闲来敲石作儿戏”进一步展示了牧童与牛的亲密关系,牛在满足了基本需求后,会自由地进食和休息,而牧童则在空闲时敲打石头,进行简单的游戏,两者都遵循着各自的生活节奏和乐趣。

最后,“太平牧牛有馀乐,不用将书挂牛角”表达了对和平年代牧童生活的赞美,指出在这种环境下,牧童无需承担额外的学业负担,可以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整体而言,《牧牛词》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对简朴、自由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5)

叶肇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集归去来辞字为诗追次坡公韵三首(其一)

涉世知无策,还乡路可寻。

孤行聊自善,万感复何心。

云岫遥扶杖,风泉远入琴。

东皋清绝径,容易得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集归去来辞字为诗追次坡公韵三首(其二)

富贵求焉得,耘耔乐有期。

归与无不可,行矣欲何之?

独酌向庭菊,孤怀寄赋诗。

息交聊自远,畴复是心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集归去来辞字为诗追次坡公韵三首(其三)

不悟今时是,安知昨日非。

泉飞还入壑,云化复成衣。

引酒寄情远,抚琴得趣微。

晨窗观去鸟,日尽自归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项王

骓马虞兮可奈何,汉军四面楚人歌。

乌江耻学鸿门遁,亭长无劳劝渡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