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其三)

九夏苦无雨,冬来何太繁。

冥冥翻浪急,莽莽塞天昏。

野服沾松翠,空墙绣藓痕。

山斋幽寂甚,愁绪岂堪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苦雨(其三)》,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诗中描绘了连绵不断的雨水给自然和人心带来的压抑与沉重感。

首句“九夏苦无雨”,开篇即点出夏季干旱的苦楚,引出对雨水的渴望。紧接着,“冬来何太繁”则转折至冬季的频繁降雨,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雨量过多的不满与无奈。

“冥冥翻浪急,莽莽塞天昏”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雨势之大,仿佛整个天地都被雨水覆盖,一片昏暗,波涛汹涌,气势磅礴。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壮丽,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烦躁与压抑。

“野服沾松翠,空墙绣藓痕”则是对雨后景色的细腻描绘。雨水滋润了松树,使其更加翠绿;空墙上长满了青苔,如同绣花般美丽。这两句虽写景,却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寄托,以及在逆境中寻找一丝慰藉的心态。

最后,“山斋幽寂甚,愁绪岂堪论”表达了诗人身处幽静的山斋中,内心充满了愁绪,难以言表。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映,暗示着诗人可能面对着某种困境或不公,无法轻易释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人与自然的互动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约汝大汝翔振狂惟秦在杭藤山看梅(其一)

藤山梅万树,冬尽一齐开。

粉面怀人瘦,香魂入梦来。

翠微将失色,玉屑渐成堆。

昨得花神檄,迟君共举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约汝大汝翔振狂惟秦在杭藤山看梅(其二)

梅坞馀残雪,疏枝冷不禁。

去招梁苑客,同作灞桥吟。

十里花为市,千家玉作林。

慎毋披鹤氅,树里恐难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同汝翔在杭看梅先宿芦中矶(其一)

雪后寻梅坞,芦中问钓矶。

榻同陈仲举,诗得谢玄晖。

朔气凝青幌,寒香动翠微。

前林春色好,折得几枝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同汝翔在杭看梅先宿芦中矶(其二)

白龙江上路,五里即梅林。

暂借芦中宿,同谐物外心。

清霜明竹屋,凉月坠花阴。

姑射仙人梦,朝来不可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