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徒步穿越桃源岭的景象。首句“梯烟度层冈”以烟雾缭绕的山梯比喻山路崎岖,接着“草青石径细”写出了小径两旁青草丛生,路面狭窄。随着行进,“东偏雨气散”,暗示天气变化,雨后空气清新。
“春空露一髻”描绘了春天天空中云朵的形态,如同女子发髻般轻盈。随后,“徐放众峰出,攒螺秀天际”展现了峰峦逐渐显现在眼前,如同螺纹般排列在天际线之上。山岭之巅,“岭首戴孤亭”,一座孤独的亭子仿佛为山增添了人文气息。
“江练横明霁”描绘了远处江面在晴朗天气下泛着明亮的波光,如同白练横陈。诗人继续描述沿途景色,“依约越岚重,阳光互开闭”,暗示山岚起伏,阳光时隐时现。最后,“西溪树映水低如荠”,以低矮的水边植物作结,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生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桃源岭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心境,寓言了人生的坚韧与短暂,以及对自然永恒的向往。桑调元的诗风清新淡雅,富有哲理,体现了清代山水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