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旱苦热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风没有力量驱赶暑天的炎热,那西坠的太阳仿佛生了翅膀,飞旋在山头,不肯下降。
人们个个担心这样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难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银河被晒干?
高高的昆仑山有常年不化的积雪,遥远的蓬莱岛有永不消失的清凉。
我不能够携带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独自一个,到那儿去逍遥徜徉?

注释

屠:屠杀。
这里意为止住、驱除。
着翅:装上翅膀。
这里形容太阳腾空,久久不肯下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jié),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昆仑山,中国西部高山,传说为擎天柱,是神仙东王公、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蓬莱:传说中海中三仙岛之一。
遗:留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炎热夏日的景象,开篇“清风无力屠得热”即刻画出酷热难耐的天气。"落日著翅飞上山"则是说晚霞如鸟翼覆盖在山峦之上,这不仅形象地表达了夏日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一种想要逃离炎热、向往清凉之地的情怀。接下来的“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乾”则是说人们对于干涸的江河感到恐惧,天空是否也会惜命河汉(即银河)的水分?这两句通过对比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旱灾的忧虑和自然界的关怀。

"昆崙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中的“昆崙”指的是昆仑山脉,而“蓬莱”则是传说中海上三神山之一,这两处地点在诗人心中代表了遥远且难以触及的清凉世界。这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于避暑之地的向往和对眼前炎热环境的无奈。

最后,“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则是说,虽然无法将整个世界带入凉爽之中,但又怎能忍心离开这炙热之地去寻找清凉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暑热与清凉的对比,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情感的抒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夏日炎热的真切体验和深刻感受。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暑热思风

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

力卷雨来无岁旱,尽吹云去放天高。

岂随虎口令轻啸,愿助鸿毛绝远劳。

江海可怜无际岸,等闲假借作波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琼花

无双亭下枝,密密复稀稀。

蚌碎珠骈出,须牵蝶合围。

会须珍作宝,常恐散成飞。

况是东风后,游人莫易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登瓜州迎波亭

海面清风万里宽,偶来知已脱尘关。

自嗟客世无虚日,却被斜阳占尽山。

海鸟不来青嶂静,渔师归去暮江闲。

从来云水有期约,直待功成是厚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登甘露寺阁

忽忽劳生岁月催,时偷高迹出浮埃。

风沾草树红朝动,春入川源绿夜回。

欲出壮怀临八极,可无樽酒到高台。

江山不与人相语,似待忘言野客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