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赋爱莲歌

我爱莲花生净域,七宝池中开四色。

其花朵朵大如轮,来者于斯孕灵质。

此花不与凡花同,昼夜开合吹香风。

八功德水恒充溢,碧叶旎旎花丛丛。

我有爱莲癖,梦寐思见之。

朝思只在莲花国,莫思不离莲花池。

我心但欲与莲并,不染尘埃自清净。

莲兮莲兮尔作黄金台,他年浩歌归去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代赋爱莲歌》以“莲”为主题,描绘了莲花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其的深深喜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莲花与净域、七宝池、四色花朵、八功德水等联系起来,营造出一个纯净、祥和的世界。

首句“我爱莲花生净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将其生长之地比喻为净域,暗示莲花的高洁与神圣。接下来,“七宝池中开四色”描绘了莲花生长的环境之美,七宝池象征着财富与尊贵,四色花朵则展现了莲花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其花朵朵大如轮,来者于斯孕灵质”进一步强调了莲花的壮观与神秘,花朵之大如同车轮,预示着其中蕴含着灵性的力量。接着,“此花不与凡花同,昼夜开合吹香风”对比了莲花与众不同的特质,它不仅在白天开放,在夜晚也持续散发香气,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命节奏。

“八功德水恒充溢,碧叶旎旎花丛丛”描绘了莲花生长的环境,八功德水代表了莲花所处的清澈与滋养,碧绿的叶子与盛开的花朵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莲花的痴迷与向往:“我有爱莲癖,梦寐思见之。朝思只在莲花国,莫思不离莲花池。”诗人的心灵与莲花紧密相连,无论是白日还是夜晚,无论是梦境还是现实,都渴望与莲花相伴。

最后,“我心但欲与莲并,不染尘埃自清净。莲兮莲兮尔作黄金台,他年浩歌归去来。”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够与莲花一样,保持纯净,不受世俗尘埃的影响。同时,他也以莲花为喻,期待未来能像莲花一样,归隐山林,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莲花的美丽与高洁,以及诗人对其的深情赞美和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精神境界的探索。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尚睦轩

蒋生作轩名尚睦,欲叙彝伦厚风俗。

一门大小总怡愉,不在华筵奏丝竹。

谁谓古来斯道敦,兄弟之间难具论。

汉谣尺布一斗粟,周公管蔡亦流言。

蒋生蒋生慎终始,行见高名照青史。

天边有客发长歌,泽国秋风鸿雁里。

形式: 古风

周处士哀诗

先生墓木今已拱,先生高名尚飞动。

新城山接富春山,只有祠堂对丘垄。

我知姓字三十年,江城读传心茫然。

节孝光华照天地,青史可书石可镌。

口诵法华亲寿益,掉头不受吴人辟。

请看齐云百尺楼,落日西风卷行迹。

形式: 古风

西岭草堂图为誓上人作

摩云霄人不复见,高风独为今所羡。

西岭东偏旧草堂,七百年来陵谷变。

有苾刍誓斯受经,草堂彷佛图丹青。

灵隐山前天竺后,飞来小朵莲华层。

草堂住近呼猿洞,怪石嵌空树高耸。

三生台畔秋月凉,九曲亭边春水动。

真观慈云两寂寞,猿声夜向峰头落。

誓也溪翁白足徒,古人已矣今人作。

我昔年曾十三四,挟书晚出中峰寺。

一气走上莲花层,两脚跳梁若奔兕。

于今老大空看图,江城鸱坐胡为乎。

人间草堂何处无,只有西岭如西都。

形式: 古风

清源洞图为洁上人作

泉南佛国天下少,满城香气栴檀绕。

缠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樯多海宝。

清源古洞尤绝奇,花酒仙人颜色好。

蜕骨岩连太碧霄,晋代青松三四抱。

高攀南斗不满寻,下视沧溟才一沼。

长年钟磬度寥寥,四月笙歌来扰扰。

青厓不雨飞白泉,紫泽未春生碧草。

鹤鸣洞口月苍苍,猿挂树枝风袅袅。

上方精舍秋叶红,山人不归萝屋老。

不须惆怅看画图,去去长歌海天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