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早玩华池阴,复影沧洲枻。
椅柅芳若斯,葳蕤纷可结。
霜下桂枝销,怨与飞蓬折。
不厕玉盘滋,谁怜终委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谢朓的作品,名为《同沈右率诸公赋鼓吹曲名二首其一·芳树》。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早玩华池阴,复影沧洲枻":这两句描写了清晨时分在华池畔徜徉,晚上则在沧洲旁边徘徊。诗人似乎在追寻某种美好的东西,而这种东西与光阴和水面相关。
"椅柅芳若斯,葳蕤纷可结":这里的“椅柅”指的是树木间的空隙,"芳若斯"形容树木繁盛而有香气。"葳蕤"则是枝叶交织之意。这两句强调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的状态。
"霜下桂枝销,怨与飞蓬折":秋天的霜降临,使得桂花的香气减弱,同时也伤害到了蓬草。这里诗人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一种怅惘。
"不厕玉盘滋,谁怜终委绝":这两句则是说那些美好的东西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珍视和欣赏,最终只落得消亡的下场。诗人对此感到无奈和哀伤。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和不被珍惜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和自然之美有一种深切的情感寄托。
不详
汉族。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
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
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
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
洞庭风雨干,龙门生死枝。
雕刻纷布濩,冲响郁清危。
春风摇蕙草,秋月满华池。
是时操别鹤,淫淫客泪垂。
本生潮汐池,落景照参差。
汀洲蔽杜若,幽渚夺江蓠。
遇君时采撷,玉座奉金卮。
但愿罗衣拂,无使素尘弥。
蟠木生附枝,刻削岂无施。
取则龙文鼎,三趾献光仪。
勿言素韦洁,白沙尚推移。
曲躬奉微用,聊承终宴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