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其五)边笛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

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

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

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夜晚的凄美画面,通过笛声、月色、胡儿、汉塞、沙柳、梅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情感氛围。

首句“吹笛上高城”,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行为——在高高的城墙上吹奏笛子,这一动作本身就充满了孤独与悲凉的意味。接着,“城秋月正明”一句,以明亮的月光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与凄清,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胡人与汉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胡儿的泪水与龙的鸣叫,都透露出一种异域的哀愁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里,“龙鸣”可能象征着边塞的警报或某种不祥之兆,增加了诗歌的紧张感。

“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沙柳在风沙中折断,象征着边塞生活的艰难与不易;而梦中的梅花,则是诗人对故乡温暖与和平的向往,但现实的残酷却让这种梦想变得遥不可及,引发读者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最后,“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在这片充满战乱的土地上徘徊,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与不舍,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它不仅是一首抒情之作,更蕴含着对人性、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67)

邝露(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其六)边雁

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

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粱稻,低飞怯网罗。

羽毛非敢惜,书札奈君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其七)边马

天马应星辰,金羁虎豹茵。

骄盘春草短,叱拨桃花新。

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

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其八)边柳

叹息阳关柳,青青能几时。

春光不可度,绿鬓已成丝。

岁岁愁攀折,依依绾别离。

故园有奇树,日夜忆连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其九)边草

王孙去不返,马足共车轮。

万里连天色,终年出塞人。

几经金海雪,不见玉关春。

独夜寒塘梦,相思愁白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