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前十天的雨后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句“雨馀天气动朝寒”描绘了雨后的清晨,空气中的寒意似乎在雨后更加明显,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感觉。接着,“寒食都来数日间”点明了时间背景,寒食节即将来临,这个时节的特殊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羯鼓催开小桃李,画屏围出好溪山”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羯鼓(一种古代打击乐器)赋予了催开花朵的力量,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通过“画屏围出好溪山”,将眼前的美景比作一幅精美的画卷,强调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和谐。
“尘埃老我真堪笑,风物撩人欲破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面对美好景致时内心的触动与喜悦。这里的“风物”不仅指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反思与领悟。
最后,“梅雪巳残春过半,一尊无处与公閒”点出了季节的更迭,梅花与雪花的消逝标志着春天已过半,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之情。同时,诗人希望能在这样的美好时刻与他人共享,体现了其对友情和相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春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