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后送人还家

天降丹书湿紫泥,嵩呼万里贺声齐。

恩波已喜消春瘴,驿路行看听晓鸡。

逸兴暗随江树迥,离情愁逐暮云低。

到家想及清明候,花满山城莺乱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赦免之后,友人归家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首联“天降丹书湿紫泥,嵩呼万里贺声齐”,以“丹书”象征赦免的诏令,通过“天降”和“湿紫泥”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同时,“嵩呼万里贺声齐”则展现了全国上下共同庆祝赦免的喜悦之情,表现出赦免对于民众的重要意义。

颔联“恩波已喜消春瘴,驿路行看听晓鸡”,进一步展开画面。赦免带来的恩泽如同清波,消除了春天的瘴气,寓意着赦免为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同时,友人即将踏上归途,沿途的驿站、清晨的鸡鸣,都成为他归家路上的生动注脚,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颈联“逸兴暗随江树迥,离情愁逐暮云低”,将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友人的闲适心情随着江边的树木延伸至远方,而离别的愁绪则随着低垂的暮云逐渐弥漫。这种对比,既表现了友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暗示了离别虽难,但未来充满希望。

尾联“到家想及清明候,花满山城莺乱啼”,想象友人归家时的情景。清明时节,山城中花团锦簇,黄莺在枝头乱啼,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不仅预示着友人回家后的温馨与喜悦,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归家后美好生活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赦免后友人归家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情的温暖、自然的美好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画面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595)

曹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清楼

谁从溪上结危楼,楼外溪声日夜流。

清影莹涵云栋静,波光凉度绮窗秋。

高凝灏气琴书润,低瞰渔舟雪浪浮。

遥想豪吟登眺处,阑干倚遍夕阳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溪山一览亭为金华邵郎中宗正作

城下虚亭瞰远空,高凌楼阁近琳宫。

檐凝岚气涵晴旭,帘捲溪声度晚风。

林外鸟啼春树绿,吟边人倚夕阳红。

千山万壑环村郭,都在凭阑一望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金华杜给事中省亲

江渚西风老白蘋,秋光偏动宦情人。

黄门列职年华久,清夜思家客梦频。

御敕赐来恩宠渥,乡关归处锦衣新。

登堂献罢双亲寿,心旆应悬在紫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严寺正归老

青琐朝辞振佩珂,锦衣归老乐如何。

传家旧业诗书在,赐诰新恩雨露多。

棘寺盛名留帝阙,兰挠远棹度官河。

平生心地清于水,嬴得身闲养太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