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同府以不得迎养母夫人为绘像事之因赋白云篇赠之

白云何靡靡,瞻望在故乡。

迢递越万里,云何别高堂。

婉恋慈母欢,伊郁不可忘。

歌彼陟岵诗,旨酒盈我觞。

达道莫能致,沉思迫衷肠。

托之丹彩笺,写兹明月光。

日夕承高隅,髣髴流佩裳。

庶言结遐思,耿耿明德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鍊为表达对未能奉养母亲的歉疚之情而作。诗中以白云起兴,象征着思念之情的绵延不绝,表达了对远方故乡和已故母亲的深深眷恋。

“白云何靡靡,瞻望在故乡。” 开篇即以白云的飘渺与诗人对故乡的眺望形成对比,展现了一种既遥远又深情的情感状态。接着,“迢递越万里,云何别高堂。” 进一步强调了与母亲相隔万里的距离,以及与母亲分别的痛苦。

“婉恋慈母欢,伊郁不可忘。” 描述了诗人对母亲的温柔依恋和无法忘怀的思念之情。“歌彼陟岵诗,旨酒盈我觞。” 引用了《诗经》中的《陟岵》篇,表达了诗人通过歌唱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并以满杯的美酒象征着对母亲的敬意和怀念。

“达道莫能致,沉思迫衷肠。” 表达了诗人虽然明白道理,却无法实现与母亲团聚的愿望,内心的沉思和痛苦难以言表。“托之丹彩笺,写兹明月光。” 说明诗人将这份情感寄托于书信之中,用明月的光辉作为比喻,象征着对母亲的思念如同明月般永恒。

“日夕承高隅,髣髴流佩裳。” 描述了诗人每日傍晚站在高处,仿佛能看到母亲佩戴的衣裳,进一步强化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庶言结遐思,耿耿明德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言语和行动,将这份思念之情传递给远方的母亲,同时希望母亲能够理解并感受到他的心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白云、明月等自然意象的运用,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和未能尽孝的遗憾,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亲情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收录诗词(465)

沈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岑匡阜山人

兰舟日行迈,河关多苦辛。

远与亲交别,旷望立风尘。

是时春向暮,冉冉柔条新。

余行独逶迤,留滞京洛滨。

千里困长道,十载为羁臣。

驽马厌驱策,委盖愁逡巡。

惟是心虑烦,未能释朱轮。

铅刀虽黾勉,岂无一割勤。

绮琴中自理,讵念知音人。

寄言同心客,屈曲聊以陈。

形式: 古风

送海滨公八十诗

佳日湛清俎,北堂弦管多。

侍子奉鸠杖,国老意皤皤。

冠盖溢街衢,尊俎四座罗。

列帛等丘山,倾酒若江河。

齐童三五行,挟瑟振安歌。

流云转长袂,陈舞屡婆娑。

俯仰凌七盘,飘摇切阳阿。

歌舞讵云毕,高宴方嵯峨。

凉秋白露垂,芳飙动池荷。

瞩此帝城隅,甲第驰鸣珂。

皇路穆清尘,庶僚愿如何。

玉树齐万年,千秋沐恩波。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奉和春岗翁怡椿轩韵

朱轩赫弘敞,珍木郁葳蕤。

芳条历年祀,手泽犹未衰。

缅想趋庭日,冠佩肃容仪。

文侍阳景迈,朝植玉露滋。

桢干方石起,柔叶渐云披。

端知岁华改,飘摇芝盖移。

奕世登荣峻,章服正差池。

清阶既克类,嘉树仍在斯。

徘徊感畴昔,睇盼适今兹。

物色固常竞,奇名亦永垂。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臧烈妇诗

白杨当陇间,落叶萎以黄。

君子弭高盖,中道多徬徨。

自悲妾命薄,不如凤与凰。

双栖不及年,飘摇独先翔。

君命若秋露,不能晞初阳。

妾命非春华,安得随风扬。

腃怀连理木,并蒂在高冈。

但愿同心死,不愿异域芳。

纵妾爱贱躯,为谁饰容妆。

及时整衣带,临逝结鸣珰。

慷慨就泉路,从容辞曲房。

身将蔓草萎,名与兰蕙香。

光明烛八埏,日月为披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