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竹有山有水,宜烟宜雨宜晴。
欲似浣花溪畔,主人背郭堂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夏日图景。诗人以“有竹有山有水,宜烟宜雨宜晴”开篇,巧妙地勾勒出一幅四季皆宜、景色宜人的自然画卷。竹影婆娑,山色空蒙,流水潺潺,无论是烟雾缭绕的清晨,还是细雨绵绵的午后,或是阳光明媚的晌午,这里都显得格外和谐与美好。
接着,“欲似浣花溪畔,主人背郭堂成”两句,将这处乡村居所与唐代诗人杜甫的浣花溪畔相比较,暗示此处环境之幽雅,不亚于杜甫的故居。杜甫曾在浣花溪畔建有背靠城郭的住宅,以此为避世之所,享受自然之美。而此诗中的“主人背郭堂成”,同样表达了居住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此处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向往。在繁忙喧嚣的都市生活中,这样的诗意描绘无疑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让人在想象中得以暂时逃离尘嚣,沉浸于一片宁静与和谐之中。
不详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举袖翩翩调鹤,临池策策呼鱼。
回忆天街跃马,当年心事何如。
竹影能留月影,松声颇乱琴声。
此际翛然似水,应教多病身轻。
报岁常多野祭,迎年亦有巫歌。
击壤升平旧老,欣随社鼓婆娑。
古木千章水际,香泉万斛山阿。
樵客空岩鸟道,田家半夜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