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对陈白沙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学问的深刻理解。首句“经年不见先生面,此日谁开后学茅”描绘了长时间未见先生,今日有幸得以开启后辈学习之门的情景,体现了对先生教诲的渴望与尊敬。接着,“久欲传诗无净稿,更从何处解新嘲”则表达了想要传承先生的诗歌艺术,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文字表达,以及在创作中寻求新意的困惑。
“画师纵得青山妙,一幅难量万仞高”运用比喻手法,将陈白沙先生的学问比作高耸入云的山峰,即使技艺高超的画师也无法完全描绘其壮丽与深邃,以此赞美先生学问的博大精深。最后,“会了方圆图学意,千年终有一人豪”则表达了对先生学问精髓的理解与传承的信心,相信在未来千年的长河中,总会有能够领悟并发扬光大的豪杰出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陈白沙先生学问成就的赞叹和对其学问传承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