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洛川春色几时归,漾漾清流照翠微。
日暖雪消沙岸软,鸳鸯相对不惊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属和平静生活的向往。"洛川春色几时归"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心声,表明他渴望回到洛川,享受那里的春天。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情感寄托,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厚情感。
"漾漾清流照翠微"一句,以流水为载体,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漾漾"形容溪流轻柔的声音,"翠微"则指春日新生的绿意。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宁静的自然环境中。
"日暖雪消沙岸软"一句,捕捉了初春时节特有的温暖与生机。阳光带来的温暖融化了积雪,而河岸上的沙地也变得柔软,这是春天到来后的典型景象,充满了生命力和希望。
最后一句"鸳鸯相对不惊飞"则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面。鸳鸯(一种水鸟)在平静的水面上相对而立,不惊慌逃飞,这是自然之美与生命之和諧的完美结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悦,以及内心深处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漫与东风作主人,栽培花草伴閒身。
不辞伐竹成高架,收拾蔷薇一片春。
淮南梅柳想春还,怯见西州岁暮寒。
惟有看山心未厌,晴明终日在阑干。
翠竹留人不忍还,暖泉春涨已潺潺。
寄言山鸟休归去,与尔同来乐此间。
清明山色到前檐,汩汩溪流聚小潭。
一榻竹窗晴昼睡,依依春梦入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