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早发

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

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水流白烟起,日上彩霞生。

隐士应高枕,无人问姓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庭院中眺望启明星,急急忙忙开始清晨的行程。
寒冷的树枝上,鸟儿刚刚开始活动,结霜的桥上还没有人走过。
流水激起白色的雾气,太阳升起,彩霞满天。
隐居的人想必正高枕无忧,无人询问他们的姓名。

注释

中庭:庭院。
望:眺望。
启明:启明星。
促促:急急忙忙。
事:做。
晨征:清晨的行程。
寒树:寒冷的树。
鸟初动:鸟儿刚刚开始活动。
霜桥:结霜的桥。
人未行:没有人走过。
水:流水。
流:流动。
白烟:白色的雾气。
日上:太阳升起。
彩霞:彩霞。
隐士:隐居的人。
应:想必。
高枕:高枕无忧。
无人问:无人询问。
姓名:姓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清晨启程时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行动的细腻描述,展现了古人出行的忙碌与孤独。其中“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两句,透露了诗人对早晨天色破晓的期待,以及早起准备出发时那种迫切的心情。

接下来的“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则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的画面:寒冷的树木上,鸟儿刚刚开始活动,而路上的霜冻尚未有行人的踪迹。通过这种环境描写,诗人传达了早晨的宁静与寂寞。

“水流白烟起,日上彩霞生”两句,更是将自然景观描绘得淋漓尽致:清澈的河水中升腾着白色的雾气,而阳光照耀下,天空中出现了五彩斑斓的云霞。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映衬出诗人行旅途中的孤独。

最后,“隐士应高枕,无人问姓名”则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向往:隐士躺在柔软的床上,悠然自得,而外界并无人知其名姓。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纷争的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受,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途次大梁雪中奉天平令狐相公书问兼示新什因思曩岁从此拜辞形于短篇以申仰谢

远守宦情薄,故人书信来。

共曾花下别,今独雪中回。

纸尾得新什,眉头还暂开。

此时同雁鹜,池上一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途次华州陪钱大夫登城北楼春望因睹李崔令狐三相国唱和之什翰林旧侣继踵华城山水清高鸾凤翔集皆忝宿眷遂题此诗

城楼四望出风尘,见尽关西渭北春。

百二山河雄上国,一双旌旆委名臣。

壁中今日题诗处,天上同时草诏人。

莫怪老郎呈滥吹,宦途虽别旧情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途次敷水驿伏睹华州舅氏昔日行县题诗处潸然有感

昔日股肱守,朱轮兹地游。

繁华日已谢,章句此空留。

蔓草佳城闭,故林棠树秋。

今来重垂泪,不忍过西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偶作二首(其一)

终朝对尊酒,嗜兴非嗜甘。

终日偶众人,纵言不纵谈。

世情闲静见,药性病多谙。

寄谢嵇中散,予无甚不堪。

形式: 古风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