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火令.题得月校书香梦楼图

月照红珊枕,风摇白玉珰。钩声惊破梦痕香。

偷见夜深衣薄,皓腕剔银釭。

栖凤帘垂地,描鸾镜倚妆。画楼疑是郁金堂。

记得楼头窗外锁银塘。

记得银塘露下,花底睡鸳鸯。

形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月夜下的静谧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场景。首句“月照红珊枕”,以“红珊”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在红色的珊瑚枕头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风摇白玉珰”一句,通过“风”与“玉珰”的互动,展现了夜晚微风轻拂,玉饰轻轻摇曳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钩声惊破梦痕香”一句,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通过“钩声”这一细节,暗示了主人公从梦中惊醒,留下一抹淡淡的香气,引人遐想。接下来,“偷见夜深衣薄,皓腕剔银釭”则进一步描绘了深夜中人物的活动,通过“偷见”一词,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微妙的情感色彩,而“皓腕剔银釭”则展现了女子在深夜里轻轻挑开银灯的场景,流露出一种温婉与优雅。

“栖凤帘垂地,描鸾镜倚妆”两句,运用了“凤”和“鸾”这两个具有吉祥寓意的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以美好的象征意义。同时,“垂地”的帘子与“倚妆”的镜子,又巧妙地连接了室内与室外的空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最后,“画楼疑是郁金堂。记得楼头窗外锁银塘。记得银塘露下,花底睡鸳鸯。”这几句诗将读者的思绪带入了一个更为深远的意境之中。通过“画楼”、“郁金堂”、“银塘”、“露下”、“花底”等意象的串联,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美与情感美的世界。特别是“记得银塘露下,花底睡鸳鸯”一句,不仅描绘了夜晚银塘之上的露珠与花丛中沉睡的鸳鸯,更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憧憬,使得整首诗在静谧之中蕴含着深深的浪漫与温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感染力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凤栖梧.蓝桥驿畔,初见云英,红烛寻春,绮楼坐月,秾愁艳语,谱入鹅笙

曲曲红桥垂柳树。垂柳如烟,画出鸳鸯浦。

记得那人花里住。银筝弹落桃花雨。

一笑眉尖春意露。悄约来宵,月底修箫谱。

不信閒莺容易妒。量珠千万依分付。

形式:

虞美人.越夕张宴于桥楼,明月迎人,金尊劝客,当筵倚此调,即付银鹦歌之,一拍未终,万花齐笑

画楼月上群花醒。围住惊鸿影。今宵才觉是春人。

沾得满身红雨麝兰薰。分司御史狂言惯。

笑引青螺盏。酒阑休倚一枝箫。

只恐人生难抵几魂销。

形式:

浣溪沙.有赠

丁字帘前目乍成。手抛蝉翼晚妆停。

代收鸾镜索调筝。

压帐钩痕无月印,隔窗花语有人听。

好春如梦未分明。

形式:

浣溪沙

碧蕹芳塘泊画船。酒楼同赴看花筵。

泥人私语凭香肩。

一扇歌云凉似水,半帘春月暖如烟。

红阑干外促归眠。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