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辽阔而荒凉的边塞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的寂寥与苍茫。
首句“燕赐城边春草生”,以“春草生”这一生机勃勃的景象作为背景,暗示了季节更替,春天的到来,与后文的荒凉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由生机到衰败的氛围转换。
次句“野狐岭外断人行”,点明地点为野狐岭,强调此处人迹罕至,荒凉寂静,与首句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边塞的荒僻与孤独。
第三句“沙平草远望不尽”,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更远处,沙地平坦,草木稀疏,望之无尽,给人以广阔无垠、空旷寂寥的感觉。
最后一句“日暮惟有牛羊声”,在黄昏时分,只有牛羊的叫声打破了寂静,更加衬托出环境的荒凉和人烟的稀少,同时也暗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边塞荒凉与寂寞的深刻感受,以及对边防将士艰苦生活的同情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