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岩孙所作的《鸣峰岩》,通过对鸣峰岩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风貌和宁静的氛围。首句“卓道当年爱此峰”表达了诗人对鸣峰岩的喜爱,可能卓道是诗人的朋友或前人,他们对这座山峰有着深厚的情感。接下来的“直于顶上驻禅筇”描述了诗人曾登顶修行,手持禅杖,暗示了山峰的高峻和僧侣生活的清修。
“岩深疑有仙人宅”运用了道教传说,暗示山中岩洞可能隐藏着神秘的仙境,增加了鸣峰岩的神秘色彩。“地僻全无俗客踪”则强调了这里的偏远与宁静,少有人迹,更显其幽静脱俗。
“罅石引泉围古屋,断烟拖露滴寒松”两句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绘了山岩间泉水潺潺、古屋隐现以及松林间晨露晶莹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画面。
最后,“夜来冷枕蒲团睡,梦破一声残月钟”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蒲团上安眠,被山中传来的钟声惊醒,反映出山中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鸣峰岩的自然景观和超凡脱俗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