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其二)

春欲半,堆砌落花千片。

早是潘郎长不见,忍听双语燕。

飞絮晴空飏远,风送谁家弦管。

愁倚画屏凡事懒,泪沾金缕线。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翻译

春天已过半,满地堆积着千片凋零的花瓣。
早就想念着潘郎,却始终未能相见,怎能忍受听见双燕呢喃的叫声。
晴空中飘着柳絮,随风远去,是谁家的乐声在风中传送。
我靠着画屏,心中愁绪满怀,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眼泪沾湿了金线绣的衣物。

注释

春欲半:春天快要过去一半。
潘郎:古代对美男子的称呼,此处可能指思念中的对象。
双语燕:双燕指的是两只燕子,它们的鸣叫象征着春天和爱情。
飞絮:柳絮在风中飘扬。
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画屏:装饰有图画的屏风,常用于闺房。
金缕线:用金线绣制的衣物或装饰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落花、燕语交织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愁思和懒散的情怀。

“春欲半,堆砌落花千片。”春天即将到来,花瓣如雪般纷飞,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界的繁华。"早是潘郎长不见,忍听双语燕。"这里诗人提及“潘郎”,可能是对古代美男子潘安仁的引用,表达了对远去或逝去之物的怀念。而“双语燕”则增添了一种生活的气息和情感的交流,但这也让诗人感到忍不住心中的哀伤。

"飞絮晴空飏远,风送谁家弦管。"落花纷飞,如同轻柔的棉絮,被春风吹得无处不在,甚至连绵远的天际也似乎可及。而“风送谁家弦管”则是对远方某个家庭中传来琴声的描写,这里的“弦管”既可以理解为乐器,也可能暗指诗人内心的感触和情感的波动。

"愁倚画屏凡事懒,泪沾金缕线。"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愁绪和懒散,他似乎对世间的一切都感到厌倦,而“泪沾金缕线”则是对这种情感的具体写照,“金缕线”可能指的是书信或其他物品,但在这里它成为了诗人眼泪的载体,表现了内心深处的哀愁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将诗人的孤独、怀旧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融为一体,是一首充满情味的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21)

魏承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九三O年前后在世字、里、,约后唐明宗长兴初前后在世,据当代学者考证,死于前蜀败亡之际。父魏宏夫,为蜀王建养子,赐姓名王宗弼,封齐王。承班为驸马都尉,官至太尉。国亡,与其父同时被杀。承班工词,艳丽似温庭筠,今存二十一首(见《唐五代词》)。元遗山曰:词,俱为言情之作。大旨明净,不更苦心刻意以竞胜者

  • 籍贯:生年不详死于925年五代时许州

相关古诗词

谒金门(其三)

长思忆,思忆佳辰轻掷。

霜月透帘澄夜色,小屏山凝碧。

恨恨君何太极,记得娇娆无力。

独坐思量愁似织,断肠烟水隔。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黄钟乐

池塘烟暖草萋萋,惆怅闲宵含恨。

愁坐思堪迷,遥想玉人情事远,音容浑似隔桃溪。

偏记同欢秋月低,帘外论心花畔。

和醉暗相携,何事春来君不见,梦魂长在锦江西。

形式: 词牌: 黄钟乐

满宫花(其一)

雪霏霏,风凛凛,玉郎何处狂饮?醉时想得纵风流,罗帐香帷鸳寝。

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少年何事负初心?泪滴缕金双衽。

形式: 词牌: 满宫花

满宫花(其二)

寒夜长,更漏永。

愁见透帘月影,王孙何处不归来,应在倡楼酩酊。

金鸭无香罗帐冷,羞更双鸾交颈。

梦中几度见儿夫,不忍骂伊薄倖。

形式: 词牌: 满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