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筑南台倚北亭,一方荆玉可云屏。
峡中暮雨尝疏月,秋后天河始见星。
初与羿妃为此会,自开夔子几千龄。
我虽不饮心先醉,坐汲寒光当渌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月台》,通过对南台月色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意境。首句“小筑南台倚北亭”点明了地点和建筑,显示出诗人对居所环境的钟爱。次句“一方荆玉可云屏”运用比喻,将月色比作珍贵的荆玉,形象地描绘出月光如云般洁白明亮。
“峡中暮雨尝疏月,秋后天河始见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月夜的景象,峡中的雨后,月亮显得更加稀疏而明亮,秋天的夜晚,银河中的星星开始显现,营造出宁静深远的宇宙画面。
“初与羿妃为此会,自开夔子几千龄”借用了神话传说,将月神嫦娥(羿妃)和古代贤君夔子(据传为黄帝时的乐官)相联系,增添了神秘和历史的韵味,表达了诗人对月光长久照耀人间的感慨。
最后,“我虽不饮心先醉,坐汲寒光当渌醽”以个人感受收尾,诗人虽然没有饮酒,但已被月色之美深深打动,仿佛在寒光下汲取美酒般的享受,表达了对月色的喜爱和沉醉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不详
意浓态远十洲人,岁晏天寒七泽滨。
奕奕云冠疑映月,僛僛翠带欲摇春。
梅稍枉为行人瘦,柳眼虚随酒市新。
林下水边风味永,弄珠谁见汉皋神。
行止不可计,别离当奈何。
赋归重作客,欲溯竟沿波。
湖上橘方熟,洲边鱼正多。
西山旧相识,不厌屡经过。
乐叟干将剑,锋铓凛不收。
之人独和厚,与世极沉浮。
淑气长三月,高怀自九秋。
洞门元不锁,依旧少从游。
春末乐叟去,秋初仍牧斋。
无谁问天理,有底厌吾侪。
简易逢人乐,虚徐触事谐。
忽逢孤绝处,千丈崒高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