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竹枝歌四首(其二)

郎在荆门妾在家,年年江上望归查。

荼蘼种得高如妾,纵有春风枉却花。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廷相的《巴人竹枝歌四首(其二)》描绘了一段异地相思的情感画面。首句“郎在荆门妾在家”,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主人公夫妻分隔两地的现状,郎在遥远的荆门,而妾则独守家中。次句“年年江上望归槎”,表达了女子对远方郎君的深深思念,每年都在江边期盼着归来的船只,如同古代的木筏(槎)。

第三句“荼蘼种得高如妾”,以荼蘼花自比,暗示女子的高洁和等待的执着。荼蘼花开在春天,但即使花朵再美,如果无人欣赏,也是枉然。最后一句“纵有春风枉却花”,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孤独与无奈,即使春风拂过,繁花似锦,但没有郎君在侧,这些美景对她而言都失去了意义。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坚守与期待,以及因距离产生的无尽相思之情。

收录诗词(212)

王廷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字:子衡
  • 号:浚川
  •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 生卒年:1474-1544

相关古诗词

巴人竹枝歌四首(其三)

野鸭唼唼一双飞,飞到侬池不肯归。

莫共鸳鸯斗毛羽,鸳鸯情性世间稀。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微]韵

巴人竹枝歌四首(其四)

蒲子花开莲叶齐,闻郎船已过巴西。

郎看明月是侬意,到处随郎郎不知。

形式: 词牌: 竹枝

阆中歌

天阔浮烟迥,沙平落照低。

春江同在眼,只觉异巴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初见白发

日日风尘色,劳劳簿领身。

不知明镜里,已作二毛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