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来词“我亦悲吟痛哭人”,余谓“歌”字正不必避,依韵答之

芳讯属东邻。格外相怜分外亲。

记否枇杷花下见,前身。共是悲歌痛哭人。

无计与传神。小像沉香只暗熏。

料得有情应唤彻,真真。珠玉为心以奉君。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鉴赏

这首词由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名为《南乡子》,其内容情感深邃,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理解。词中运用了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超越时空的深厚情感。

词的上片“芳讯属东邻。格外相怜分外亲。”开篇即点明了与友人的特殊关系,通过“芳讯”(美好的消息或问候)和“东邻”(泛指友人)的描述,营造了一种温馨而亲密的氛围。接下来,“记否枇杷花下见,前身。共是悲歌痛哭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联系,通过回忆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刻(枇杷花下相见),暗示了彼此间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情感共鸣,如同“悲歌痛哭人”,共同承载着生活的苦涩与深情。

下片“无计与传神。小像沉香只暗熏。”转而表达了一种无法言说的遗憾与无奈,尽管无法直接传递对方的情感与神韵,但通过“小像沉香”的意象,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敬仰。最后,“料得有情应唤彻,真真。珠玉为心以奉君。”则以坚定的信念收尾,相信即使在远方,那份真挚的情感也能穿透时空,如同珍珠美玉般珍贵的心灵,永远向友人致以最高的敬意和祝福。

整首词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和情感的深度挖掘,展现了顾贞观对友情的珍视与赞美,以及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词中的情感丰富而细腻,语言优美而含蓄,充分体现了清代词风的特点。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捣衣

嘹唳夜鸿惊。叶满阶除欲二更。

一派西风吹不断,秋声。中有深闺万里情。

片石冷于冰。两袖霜华旋欲凝。

今夜戍楼归梦里,分明。织手频呵带月迎。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酷相思

竟日东风吹细雨。吹不转,天涯絮。

便倚尽、长亭多少树。春去也,人难住。

人去也,春难住。池馆依然行乐处。何事耽羁旅。

待相见、重倾离别绪。人归也,春无语。

春归也,人无语。

形式: 词牌: 酷相思

百字令.荆溪雨泊,用史梅溪韵,留别陈其年、史蝶庵同学

花前鬓影,被东风吹上,一丝丝白。

算只浮家堪位置,第一飘零词客。

果掷迷香,鞭遗软绣,弹指成遥隔。

茶烟篷底,看炊蟹眼如雪。

错道旧雨无情,佳时却恁,误了莺和蝶。

仆本多愁消不起,罨画溪山风月。

虾笼筝船,蛟桥酒幔,丽景纵消歇。

津亭回首,嫩条谁与同折。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百字令.宿针鱼嘴

几行归雁,共征帆落向,暮烟丛里。

野戍潮平霜叶下,簇簇蒹葭深舣。

酒旆微青,渔灯乍黑,未散沙洲市。

当垆一笑,满头黄菊旖旎。

又是急鼓频催,低篷欲掩,转凄迷乡思。

谁与孤眠欹枕说,妾梦不离江水。

慈姥滩寒,望夫矶暝,相对针鱼嘴。

断魂今夜,风鬟两鬓千里。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