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季春十三繇牙山之雷海闻西师已下高凉》。诗中描绘了诗人远眺三山,想象着彼岸的遥远与未知,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和对自身使命的深刻思考。
首联“三山咫尺望中临,一往遥应彼岸寻”以“三山”象征心中的理想或目标,虽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引出对远方探索的渴望。颔联“高广安知天海际,虚无独见水云阴”则通过广阔的天空与大海,以及水云间的阴暗,暗示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颈联“宗风万里飞前浪,祖楫中流趁夙心”中,“宗风”指先辈的遗风,“前浪”和“中流”分别比喻前人的成就和自己所处的奋斗阶段,表达了诗人追随先贤脚步,勇往直前的决心。“夙心”即早年的愿望或志向,表明诗人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和期待。
尾联“此去乘桴人共喜,繇来作楫汝当任”则是对未来的展望,预示着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无论是成功还是挑战,都将得到大家的喜悦和支持,同时也强调了个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与热情,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