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十三繇牙山之雷海闻西师已下高凉

三山咫尺望中临,一往遥应彼岸寻。

高广安知天海际,虚无独见水云阴。

宗风万里飞前浪,祖楫中流趁夙心。

此去乘桴人共喜,繇来作楫汝当任。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季春十三繇牙山之雷海闻西师已下高凉》。诗中描绘了诗人远眺三山,想象着彼岸的遥远与未知,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和对自身使命的深刻思考。

首联“三山咫尺望中临,一往遥应彼岸寻”以“三山”象征心中的理想或目标,虽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引出对远方探索的渴望。颔联“高广安知天海际,虚无独见水云阴”则通过广阔的天空与大海,以及水云间的阴暗,暗示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颈联“宗风万里飞前浪,祖楫中流趁夙心”中,“宗风”指先辈的遗风,“前浪”和“中流”分别比喻前人的成就和自己所处的奋斗阶段,表达了诗人追随先贤脚步,勇往直前的决心。“夙心”即早年的愿望或志向,表明诗人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和期待。

尾联“此去乘桴人共喜,繇来作楫汝当任”则是对未来的展望,预示着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无论是成功还是挑战,都将得到大家的喜悦和支持,同时也强调了个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与热情,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十七晚抵乐民是夜宿所内旧栖凄然有述

三年回首梦中求,物是人非满旧愁。

城郭凄深春寂寂,风烟黯淡日悠悠。

此时再识依梁燕,到处频惊望月牛。

谁为所思终不见,却教海角恨长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二十一立夏

春去天涯似客行,征人一倍远愁生。

斗魁玉柄东南异,溟海薰风晓夜迎。

遂有三时绳太皞,已赊旬日待朱明。

细看物候如环转,何用年年动别情。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十八忠节吟三首(其一)

周京周道已成今,空谷终须问尔音。

千里徒思奔踶马,三年颇怪不鸣禽。

榛苓但许依山隰,苗黍虚劳竞雨阴。

远听独烦君子讯,西方孰见美人心。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十八忠节吟三首(其二)

多端国事总如麻,抵壁投阍莫漫哗。

孔棘安知朋友怨,斯饥岂为候人嗟。

祇怜碧血时难守,长恨丹青日未加。

更忆鲁连天下士,微言独令古今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