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阳城方判簿祷雨诗卷

恒风吹沴薄山林,原隰阳骄暑未沈。

三日雨符忧旱祷,一诚天应爱民心。

西山久沐仇香泽,南亩重沾傅说霖。

欲识贤侯多善政,阳城来听有年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宋讷对阳城方判簿祷雨诗卷的鉴赏。开篇以“恒风吹沴薄山林”起笔,形象地描绘了风中夹杂着不祥之气,吹拂着山林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紧张与不安的氛围。接着,“原隰阳骄暑未沈”一句,将视线转向广阔的平原和低洼地带,阳光炽烈,暑气未消,预示着可能的旱情。

“三日雨符忧旱祷,一诚天应爱民心”两句,展现了人们在连续干旱三日后,心怀忧虑,向天祈求降雨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雨水的渴望以及对上天的虔诚信仰。而“一诚天应爱民心”,则赞美了上天对人间疾苦的感应与回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西山久沐仇香泽,南亩重沾傅说霖”两句,运用典故,将西山比作仇香泽之地,南亩比作傅说霖雨所及之处,生动地描绘了雨水滋润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也暗喻了官员(方判簿)的善政如同甘霖,惠及百姓。

最后,“欲识贤侯多善政,阳城来听有年吟”两句,点明主题,表达了通过方判簿的善政,使得阳城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年年丰收的景象。这里的“有年吟”,既是对丰收景象的赞歌,也是对官员政绩的肯定与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气象变化,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与自然、官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贤能官员治理能力的高度赞扬。

收录诗词(94)

宋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壬子岁考试秋闱次受卷官北平行省照磨叶叔则中秋诗韵(其一)

两界山河月色分,西风扫尽九天云。

桂花玉宇稀星纬,蟾影银河卷练纹。

诗为清秋宜有句,酒当今夕莫辞醺。

俊髦步武薇垣上,何忆故园江水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壬子岁考试秋闱次受卷官北平行省照磨叶叔则中秋诗韵(其二)

樽罍清兴与谁分,月下冠裳气薄云。

秋景夜销银烛烬,露华凉皱葛衣纹。

文衡自省精研定,酒圣人推剧饮醺。

今日车书归一统,通州河下即江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秋闱再和叶叔则照磨中秋诗韵

老眼重将玉石分,棘闱还有赋凌云。

天教桂月移轮影,风约香烟袅篆纹。

胜会何妨华烛照,清衿不受浊醪醺。

九重宵旰求贤切,风化流行岂汝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其九)

郁葱佳气散无踪,宫外行人认九重。

一曲歌残羽衣舞,五更妆罢景阳钟。

云间有阙摧双凤,天外无车驾六龙。

欲访当时泛舟处,满池风雨脱芙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