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节堂竹陈太夫人限韵命赋

为爱庭前竹,猗猗曲槛中。

孤高撑落日,劲直扫秋风。

龙去投筇巧,鸾归制笛工。

平生好修节,赖有此君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以竹为主题,描绘了竹子在庭院中的姿态与精神。诗人通过“为爱庭前竹”,直接表达了对竹的喜爱之情,将竹置于“猗猗曲槛中”的特定环境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画面感。

接着,“孤高撑落日,劲直扫秋风”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竹子的坚韧与高洁。竹子不仅能够支撑起夕阳,还能在秋风中挺立不倒,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里,“孤高”和“劲直”两个词,既描绘了竹子的形态,也寓意了其内在的品质。

“龙去投筇巧,鸾归制笛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竹子的形象。竹子不仅因其自然之美而受到喜爱,还因其可以制成精巧的筇杖和笛子而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这里,“龙去”和“鸾归”是借用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竹子的珍贵与独特。

最后,“平生好修节,赖有此君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品格的赞美。竹子“好修节”,即注重自身修养,保持高洁之气。诗人自比为“此君”,表示自己愿意与竹子这样的君子为伴,共同追求高尚的品德和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更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与人文精神的深刻融合。

收录诗词(51)

刘祖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寄外

绣户三星动,虚庭一叶飞。

萤流残暑退,雁带早凉归。

班女悲藏扇,征人未授衣。

病同黄菊瘦,谁复念鲈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待旦

不寐当明发,沿阶扫落红。

晓风斜燕子,残月语鸡翁。

炉冷衔金兽,灯寒缀玉虫。

捲帘来曙色,抬镜若为容。

形式: 五言律诗

听文三娘鼓琴

一叶向秋飞,文姬塞外归。

冰弦调玉指,银烛蔼金徽。

离燕随声度,吟龙叶韵微。

未央今夜月,徒捣受降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与表妹蕙若舍奕话旧

手谈心力拙,耳语口脂香。

以旧相思告,将新嘉会忘。

乡音方半改,卷发尚前妆。

既见终疑梦,悬心犹未降。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