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宁寺次钟砺山韵(其一)

禅宇多幽意,招寻此共过。

花芬袭委佩,露蔼带松萝。

树老虬龙影,村深牧竖歌。

三竿未下榻,不羡夜鸣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天宁寺的游历体验,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禅宇多幽意”,开门见山地点出寺庙环境的静谧与深邃,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思考。接着,“招寻此共过”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探索、欣赏这一份幽静的喜悦。

“花芬袭委佩,露蔼带松萝。”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花朵的香气仿佛融入了佩戴者的衣物之中,露水在松树与藤蔓间弥漫,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样的景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树老虬龙影,村深牧竖歌。”进一步描绘了古老的树木与深邃的村庄,树影如同蜿蜒的龙形,增添了神秘与古老的气息。而远处牧童的歌声,则为这幅画面添上了生动的人间烟火气,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鲜活。

最后,“三竿未下榻,不羡夜鸣珂。”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即使太阳已经升至三竿,他仍不愿离开,不羡慕那些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这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正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宁寺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7)

葛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天宁寺次钟砺山韵(其二)

幻海苦尘扰,避喧此地过。

诸天俨法象,一水入烟萝。

鸥傍矶头钓,樵传谷口歌。

松簧来绝巘,清韵胜瑶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赠东升上人

法王来西域,梵刹插东天。

复阁松杉迥,浮图星斗悬。

涛声酬鸟语,云影荫川田。

乙夜无生话,尘心顿惘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秋日湖上

公馀湖畔赏,携仲步虚房。

琴鼓清流碧,杯浮嫩菊黄。

浩源通太液,远嶂抱披香。

曲罢饶佳况,鸣榔夜渡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弘阳王丈之南光禄

无言建业远,自是帝王州。

抱玉终还售,怀珠安所求。

金山纡紫气,皇路拥青斿。

何处追芳度,行看觐冕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