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山口

跋马黄花路,遥指峰山口。

露浥快尘无,晴暴占秋有。

迤逦陟兰磴,此行初入山。

山民如旧识,对我发欢颜。

一径平开白,两山夹辅青。

毋宁少蕴藉,后叠翠为屏。

峰山亦小岭,始登心为畅。

塞上最高峰,行据双眸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峰山口的旅程,沿途的景色和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关怀。

首句“跋马黄花路”,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骑马穿越黄花盛开的道路,画面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遥指峰山口”则引出了目的地,预示着即将展开一段新的旅程。

“露浥快尘无,晴暴占秋有。”这两句通过露水和晴空的变化,巧妙地描绘了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清新与宁静。露水的滋润使得尘土变得湿润,而晴天则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迤逦陟兰磴,此行初入山。”诗人开始攀登蜿蜒曲折的山路,进入山中,这一过程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这里的“兰磴”不仅指出了山路的特点,也暗示了山中可能有的美丽景色。

“山民如旧识,对我发欢颜。”在山中遇到了熟悉的山民,他们以热情的笑容迎接诗人,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当地文化的尊重。

“一径平开白,两山夹辅青。”描述了一条平坦的小径,两旁是青翠的山峦,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展现出山间道路的独特魅力。

“毋宁少蕴藉,后叠翠为屏。”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山景的喜爱之情,认为山峦如同绿色的屏障,既美丽又富有层次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峰山亦小岭,始登心为畅。”虽然只是小山岭,但登上之后,诗人的心境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畅快,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谦逊。

“塞上最高峰,行据双眸放。”最后两句提到了塞上的最高峰,诗人站在高处,视野开阔,双目所及之处尽是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壮美景观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行途中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文风情的体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柔县

谷夷邑以庶,县小城则古。

室有仅馀粮,野无不辟土。

稔年略可支,歉岁多辛苦。

太平固佳事,户口日增许。

持盈惕深衷,朝夕遑宁处。

所祈邀屡丰,庶可筹助补。

借问亲民官,循吏谁召杜。

形式: 古风

晓行

山蹊破晓行,诘曲旧谙程。

绿树深藏郭,黄云远带城。

溪喧昨夜雨,烟敛早秋晴。

一以占农慰,还因验旅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泥滑刺

泥滑刺,马不前,十步九跌防危颠。

忽然于此忆乘船,囊橐满载蒲帆悬。

设如江上遇石尤,泊岸守候空留连。

安得陆行者每值晴,舟行者风顺便。

又愿四月天晴于育蚕家,雨于莳秧田。

天地之大,人犹有憾焉。

掷笔不复道,停鞭且咏渐车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即事

铲土廓山路,岁久土为石。

石已不复土,莓苔驳苍碧。

深戴古车辙,浅含秋露泽。

变化谁所为,土石两不识。

朅尔异刚柔,历然分主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