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浴种宜蚕事,修禖尽燕祠。
资生迎木正,蕃衍纳春祺。
这首诗描绘了春季农事活动与祭祀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浴种宜蚕事”,点明了春季播种与养蚕的重要,通过沐浴种子来祈求丰收,体现了古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与期待。接着,“修禖尽燕祠”描述了为祈求生育繁衍而举行的祭祀活动,燕祠可能是指专门祭祀燕子或与生殖有关的神灵,以期望家庭人丁兴旺。这两句通过农事与生殖两个方面,展现了春季人们忙碌而充满希望的生活状态。
“资生迎木正”进一步阐述了春季迎接新生命的主题,这里的“木正”可能指的是春季的节气或特定仪式,通过迎接春天的到来,预示着生命的新开始和成长。最后,“蕃衍纳春祺”表达了对家族繁荣昌盛、子孙满堂的美好祝愿,春祺即春季的吉祥之意,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和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宋代春季农耕与生殖崇拜的习俗,展现了古代社会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敬畏,以及对生活幸福美满的向往。
不详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酿酒渟神水,延年饮露华。
八风朝圣日,三境住仙家。
雪晴宫树有新梅,来报东郊淑气回。
春令先从天上起,年芳初向日边开。
迎气青幡猎晓风,九门佳气郁葱葱。
日华初在扶桑上,春色先归御柳中。
南极注生气,音官协夏钧。
良辰五日永,景福四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