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道中怀长兄二首(其二)

追欢那复少年时,老骥如今亦受羁。

白发惊人风落帽,黄花伴我岁寒枝。

谁能寻胜过元亮,自叹知音失子期。

点检胸中犹礧磈,强倾浊酒自哦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再也找不到往昔的欢乐,如今老马也被束缚。
大风吹落了白发,使我惊愕,黄花陪伴我在寒冷的季节。
谁能超越像元亮那样的胜利者,我独自感叹失去了知心朋友。
心中仍有不平和困扰,勉强举杯自吟诗歌。

注释

追欢:寻找欢乐。
那复:再有。
少年时:年轻的时候。
老骥:老马。
受羁:被束缚。
白发:白发苍苍。
惊人:令人惊讶。
风落帽:大风吹落帽子。
黄花:菊花。
岁寒枝:在寒冬中开放的树枝。
胜过:超越。
元亮:陶渊明的字,这里指代隐居生活。
知音:知己。
失子期:失去知音的时候。
点检:检查,审视。
胸中:心中。
礧磈:形容心中不平或困扰。
强倾:勉强倒满。
浊酒:劣质的酒。
哦诗:吟诵诗歌。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廖行之的《重九道中怀长兄二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消逝和年华老去的感慨。首句“追欢那复少年时”直接抒发了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感叹青春不再。次句“老骥如今亦受羁”以老马比喻自己,暗示壮志未酬,身不由己。

“白发惊人风落帽”描绘出诗人因风致白发而帽落的场景,形象地刻画出岁月催人老的无奈。接下来,“黄花伴我岁寒枝”借菊花象征坚韧与高洁,表达在孤独岁月中坚守节操的决心。

“谁能寻胜过元亮”中的元亮指东晋隐士陶渊明,诗人自问谁能像他那样超脱尘世,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自叹知音失子期”又透露出对知己的渴望,暗示了内心的孤寂。

最后两句“点检胸中犹礧磈,强倾浊酒自哦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纠葛,胸中块垒难以排解,只能借酒浇愁,自我吟咏诗歌来寻求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青春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知音难觅的感慨。

收录诗词(451)

廖行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字:天民
  • 号:省斋
  • 籍贯: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
  • 生卒年:1137~1189

相关古诗词

重九道中怀长兄二首(其一)

客里匆匆饱岁时,今谁能免利名羁。

有人骑鹤去千岁,顾我巢林方一枝。

后日空怀棠杕燕,经年惭愧菊花期。

白云飞处湘天碧,心在南陔日咏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食菜作二首(其二)

春来日膳菜数本,绝胜杖头携百钱。

但得园蔬非馑岁,肯令午梦搅清眠。

食芹有美吾思献,采菲无遗利可专。

莫笑先生长诳腹,解吟朝日照盘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食菜作二首(其一)

吾儒不羡能方丈,彼相胡为食万钱。

谁识春来有珍味,乐如疏食曲肱眠。

园中菜把勤能致,曹掾莼羹美未专。

便作远谋胜肉食,他年无愧作诗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唁陈颐刚颐大二兄

陈子吾为友,别来今甫春。

孔庭歌坏木,窦树失灵椿。

谁谓有馀庆,几成无告民。

天涯一携手,涕出为悲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