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明教往上海

玩雪东门家,天寒雪正下。

繁林积素花,群山映檐瓦。

杯至不得休,语密不可罢。

鸟集池树颠,色暝天欲夜。

顾予同心人,而有太息者。

云我为道谋,安得与君舍。

余为重解疏,敛襟向前谢。

超言虽遣累,离绪难释挂。

驾言春阳初,那得便徂夏。

执手归路中,冲寒为君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送明教往上海》。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冬日雪景中的相聚场景,以及对友人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

首句“玩雪东门家,天寒雪正下”点明了地点和时节,以“玩雪”二字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同时也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离别将增添几分凄凉。接着,“繁林积素花,群山映檐瓦”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景色的美丽,繁茂的树林覆盖着洁白的雪花,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与屋檐上的积雪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又壮丽的画面。

“杯至不得休,语密不可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畅谈与不舍,即使酒杯已空,话语仍滔滔不绝,难以停止。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鸟集池树颠,色暝天欲夜”描绘了夜幕降临前的景象,群鸟聚集在池边的树上,天空渐渐暗淡,预示着夜晚的到来。这一景象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暗示了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

“顾予同心人,而有太息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面对即将分别的现实,不禁发出叹息。接下来,“云我为道谋,安得与君舍”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便这意味着分离。

“余为重解疏,敛襟向前谢”表明诗人愿意理解并接受离别的事实,他向前致歉,展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超言虽遣累,离绪难释挂”说明即使言语可以暂时缓解内心的负担,但离别的思绪却难以完全放下。

最后,“驾言春阳初,那得便徂夏”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虽然现在面临离别,但希望在春阳初升之时,能够与友人再次相聚。

“执手归路中,冲寒为君话”则是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他们紧紧相握,尽管寒风凛冽,但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彼此的牵挂。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雪景的描绘和对离别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寄善画葛君

展箑不尽规,墨色鲜于洗。

细图万壑云,寄我青山里。

感之不能忘,聊寄短篇耳。

形式: 古风

古山篇赠余君

余君本今人,而有怀古思。

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握管扫素笺,闭门谢时事。

懒与今人交,自号古山子。

形式: 古风

赠陈君

珍木无弱羽,广川饶劲鳞。

皇都郁嵯峨,多士如繁星。

陈君在乡曲,少小驰芳声。

去我三百里,可望不可亲。

昨予志广览,自越之燕京。

见君长安道,一问知姓名。

却复讯动止,握手为予陈。

自受相公知,忽忽复几春。

一朝去乡校,今作太学生。

言温动有礼,志壮气自信。

晢颜口若海,丰下而长身。

再往论文史,终夕如倒囷。

藻思蔚以妍,俨与骨相并。

王良御八骏,技绝物有神。

一日骛千里,安得留其行。

念予复南去,揽策临修程。

小见伺越鸟,秪入枪榆群。

思君不能置,短篇陈素情。

形式: 古风

戒舞智

富非圣所却,贫乃士之常。

华屋非不美,环堵庸何伤。

多才戒舞智,善闭靡不彰。

舞智向愚者,弄偶于偶场。

偶月不知弄,尔弄何所偿。

舞智向智者,譬以光照光。

彼光不受照,尔照何由扬。

舞智两不售,不舞两不妨。

请君听予言,作善降百祥。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