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沉稳的笔触,探讨了世事的纷扰与人生的困惑。诗人首先以“世事纷纷乱扑丝”开篇,形象地描绘出世间事务繁杂、难以捉摸的状态,如同乱丝一般缠绕不清。接着,“是谁真怜是谁痴”一句,提出了对人性善恶、是非判断的疑问,引人深思。
“坦怀天地随缘分,过眼风花总未知”,诗人表达了顺应自然、随缘而行的生活态度,认为人生如过眼云烟,一切皆是未知,强调了顺其自然的重要性。随后,“词客贾生空愤世,诗家杜老浪忧时”两句,借用了贾谊和杜甫的例子,指出文人往往对社会不满,但这种愤世嫉俗的态度可能徒增烦恼,不如保持平和的心态。
最后,“是非千古浑无定,不属冥冥更属谁”总结全诗主旨,指出是非曲直在历史长河中往往难以定论,似乎没有明确的答案,留给后人思考。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设问,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