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少清告归七首(其六)

生平俱异县,相与忽同矛。

钝质铅逢错,芜心草赖耰。

每思难话别,却恨莫同游。

到日应残腊,来时却顺流。

高才日千里,再见愈难侔。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我们生来在不同的地方,突然间像敌人一样对立。
我这迟钝的品质遇到你的锋芒,杂乱的心思只能依赖你的耕耘。
每次想到要分别,都难以启齿,又遗憾不能一同游玩。
你抵达的时候应该是年终残冬,而你离开时顺流而下。
你的才华一天能增长千里,再次相见恐怕更难匹敌。

注释

生平:一生。
俱:都。
异县:不同的县份。
相与:相互。
忽:突然。
同矛:像矛相对。
钝质:迟钝的品质。
铅:比喻自己。
逢错:遇到锋芒。
芜心:杂乱的心思。
草:比喻对方。
赖耰:依赖耕耘。
难话别:难以启齿分别。
却:然而。
莫同游:不能一同游玩。
日:每天。
应:应该。
残腊:年终残冬。
顺流:顺水而下。
高才:高超的才华。
千里:千里之遥。
难侔:难以相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题目为《次韵王少清告归七首(其六)》。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王少清虽同在异地,但因性格和境遇相似,如同矛头相向,有一种意外的共鸣。他们之间的交往虽然不多,但每次相聚都难以割舍,遗憾不能常共游历。诗人想象着王少清归家的日子将接近岁末,而他自己的归程则顺水而下,暗示了离别的无奈。最后两句赞美了友人才华出众,日后相见恐怕更难匹敌,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怀念。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寓含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少清告归七首(其五)

江陵虽未惯,已作一年留。

料得到锦里,剩须谈橘洲。

枫槠夹堤岸,荷芰匝城沟。

南入湖湘橹,北通襄汉舟。

逢人问风土,说与话难周。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次韵王少清告归七首(其四)

短檠今幸好,文社得同修。

何处撩乡思,催君发棹讴。

路经行雨峡,签数报程邮。

客路看如许,交情可耐不。

慇勤江上水,长为送离忧。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次韵王少清告归七首(其三)

何处秋光好,田园占一邱。

短镰朝刈秫,长笛暮归牛。

酒熟邀人饮,鸡肥与妇谋。

傍篱开竹径,插竹护蔬畴。

试上西郊望,翛然此兴悠。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次韵王少清告归七首(其二)

塞垣秋易觉,八月索衣裘。

露熟千株橘,风高百尺楼。

人多宋玉赋,边倚卫公筹。

水落鱼方贱,年丰酒易求。

少留元不恶,三峡正幽幽。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