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马钰的《西江月》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修行境界的理解和追求。"卧化胜如坐化",强调的是超越生死的境界,认为转化成无形的精神状态比肉体的死亡更为高超。"修行所贵真常",指出修行的真正价值在于内心的恒定与不朽,而非外在的形式。
"假躯难以做馨香",进一步说明肉体是短暂且易腐的,无法持久散发出精神的芬芳。"何必临归著要",表达出对世俗观念的超越,不必过于执着于生死之事。"说破飞升一著",暗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通过领悟而达到飞升,而非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升仙。
"成仙只是神光",强调真正的仙道并非肉体的升天,而是内在精神的光辉。"天宫无用臭皮囊",再次强调了肉体的无用,天宫也不需要世俗的躯壳。最后,"携去深山掉样",形象地描绘出修行者将世俗身份抛诸脑后,融入自然,过着简朴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词体现了道教崇尚内心修炼,追求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以及对物质躯壳的淡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