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文潜晚春(其一)

留春是芳草,送春宜柳花。

日长花正乱,谁倚阑干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晚春时节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留春是芳草”,以芳草象征春天的生命力与生机,表达出诗人希望留住春天的美好愿望。芳草在春天里生长旺盛,绿意盎然,给人以无限生机之感,但春天终将过去,因此“留春”二字蕴含着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

次句“送春宜柳花”,通过柳花的飘落来象征春天的离去。柳花轻盈而短暂,随风飘散,如同春天的告别,既美丽又略带伤感。这里使用“宜”字,强调了柳花在送别春天时的恰到好处,既符合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符合人们内心的情感需求。

第三句“日长花正乱”,描述了春天白昼渐长,花朵繁盛开放的景象。日长意味着时间的延长,花乱则暗示了花开的繁复与热闹,营造了一种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正乱”二字也暗含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与赞叹。

最后一句“谁倚阑干斜”,以一个问句收尾,画面中似乎有一位诗人或游人独自站在栏杆旁,凝视着眼前的春景,思绪万千。这句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姿态,还通过“倚”和“斜”两个动作,展现了人物的孤独与沉思。同时,这也引发了读者的共鸣,让人联想到自己在面对美好事物消逝时的感慨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留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典型的抒情佳作。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和张文潜晚春(其二)

问花开何迟,问花底急飞。

人閒惜花少,阆苑等花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和张文潜晚春(其三)

易贮千寻水,难藏一点春。

也须几杯酒,还似送行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和张文潜晚春(其四)

渡水衣须扱,穿林手自披。

经春脚力软,但恐上山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二老寄朱广微(其一)

二老相思又隔年,僧窗閒坐复何缘。

吟翁最好盐城住,时把歌诗付酒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