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同社诸君

孤云久无依,倦鸟亦应返。

胡为迟暮年,而不思栖遁。

劳生会有营,泉石情空缅。

俗务讵能羁,人苦不自遣。

方外觅佳游,聊作尘世隐。

况兹同社人,襟期尽萧散。

相见无俗谈,淹留畅清眄。

触目各成吟,晚就斋厨饭。

入山何必深,会心不在远。

形迹谁能拘,越礼亦非善。

岂学嵇阮徒,山阳恣慢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志同道合之人的相聚之乐。开篇以“孤云”和“倦鸟”象征着自己内心的漂泊与疲惫,表达了对归宿的渴望。接着,诗人反思了世俗生活的束缚与劳碌,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俗务讵能羁,人苦不自遣”,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现实束缚的不满和对心灵解脱的渴望。随后,诗人提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方外觅佳游,聊作尘世隐”,即在精神上远离尘嚣,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与同社之人的相聚之乐,强调了彼此之间没有世俗的牵绊,只有心灵的契合与交流。“相见无俗谈,淹留畅清眄”,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诚与和谐。最后,诗人通过“触目各成吟,晚就斋厨饭”的描述,展现了生活中的小确幸,即使是在简朴的生活中也能找到乐趣。

结尾部分,“入山何必深,会心不在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领悟——真正的自由与满足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或地理位置的遥远,而在于心灵的契合与精神的自由。最后两句“形迹谁能拘,越礼亦非善”,则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礼法的思考,认为真正的自由不应被形式所束缚,同时也强调了行为的正当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内心世界与社会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厚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与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263)

戴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癸酉上元后一日集安化寺续同明旧社

皓魄悬青霄,九垓照何广。

奔走汨嚣尘,有月谁能赏。

遂令太阴光,高空自来往。

都城城东隅,安化胜地敞。

卓哉山阴翁,襟怀超世网。

雄帜树词坛,应声纷肸蚃。

余虽老不才,振策亦趋向。

俗虑澄冰壶,新裁共抵掌。

鬼伯妒高明,变故生俯仰。

朱弦转哀些,阴风吹穗幌。

吟魂渺何追,风雅沈榛莽。

开春月复圆,流晖照人朗。

同辈集精庐,触景情惝恍。

山阳笛韵悲,泣下同慨慷。

因思续旧盟,兼之慰灵爽。

旧契燕名流,新知鲁夙养。

嗜好薄膏粱,章甫更鹤氅。

道机生静缘,奇情逗灵壤。

愿言笃久要,姱修懋远想。

天地有阴晴,明月递消长。

同盟期不渝,渣秽惭涤荡。

大业贵大醇,磋磨望吾党。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题运使卢同年抱孙画屏十二首(其一)雅集图

通籍客京华,身显心仍寂。

耽吟聚名流,溪山亦生色。

春秋佳日多,尊酒谋良觌。

倚树听新声,涉露采芳泽。

振笔发高吟,奇情透金石。

欣赏倾众情,欢饮忘形迹。

日落各言旋,相思复相觅。

形式: 古风

题运使卢同年抱孙画屏十二首(其二)载酒图

群峰耸苍翠,延赏豁心目。

载酒呼朋俦,探奇向山麓。

登顿出云厓,烟霄聊置足。

俯躬拾琼玖,举手揽朝旭。

万象逞殊观,胸臆屡超忽。

凭虚发长啸,流声振林谷。

乘醉招鸾凰,高情逸埃俗。

形式: 古风

题运使卢同年抱孙画屏十二首(其三)试茶图

政简夜心清,明月照幽独。

春露泫杂花,微风扇芳馥。

崖窦溜鸣泉,泠泠漱疏竹。

掬之注精窑,活火煎虾目。

拭盏试龙团,芳香透毛骨。

采焙法羽刍,封题贮箱簏。

敬慎小臣心,涓滴沾殊渥。

形式: 古风